






基质发酵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
针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过程中存在的基质发酵不彻底,对蔬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死苗绝收的状况。基质彻底发酵是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环节。现将基质发酵方法简介如下。
1、基质配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配方总原则是有机材料占70%,无机材料占30%,在实施中无机材料均选炉渣,有机材料要求品种尽可能多,以炉渣、作物秸秆、废菌棒、纯粪以3:3:3:1为基础,个别农户根据材料可适当调整。
2、发酵方法:发酵场所选在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是水泥地面。时间在5~7月份。一座50m长的温室准备玉米秆40m3,菇渣、鸡粪和牛粪各2m3,炉渣12m3。其实,由于冬季气温低,光照弱,光合作用差,碳水化合物合成少,因此只有合理密度才能高产。栽培前60d,将玉米秆粉碎成2cm的小段,用水浸湿,将鸡粪和牛粪粉碎均匀掺入,将料堆成1.50m高垛,上盖棚膜进行发酵。每7~10d翻料1次,并根据干湿程度补足水分,待秸秆散发出清香味时将其与菇渣混合在一起再发酵7d,然后与过筛的炉渣混合在一起,有机发酵料与炉渣的比例为7:3,根据混合料的总量,再加入磷酸二铵11.50kg/m3、***钾复合肥0.50kg/m3、90%晶体原粉20g/m3、20%多菌灵可湿性20g/m3,掺合均匀后堆闷3d,制成栽培基质。
基质发酵不透造成作物秸秆与定植作物争氮,会导致温室缺钾病症出现。应急措施可采用少量多餐追施含钾氮肥(包括叶面和根部)解决。


金华市科农温室大棚有限公司主营:【单体大棚】、【连栋大棚】、【PC板温室大棚】、【玻璃温室大棚】、【智能温室大棚】、【避雨棚】等
温室大棚建设的步骤
1、规划布线。
以蔬菜大棚内径100米长为例。通过实地规划可知,100米长的地块,按照3.5米一间(因3.5米一间,不仅利于蔬菜做畦整地,可定植5沟蔬菜,而且能提高大棚的整体承载力),地块中间可规划出28大间,棚东西两头剩下各1米的两小间。
2、定“标尺”。
“标尺”是指用于其他立柱埋设时参照的标准立柱。一般是以棚东西两头的立柱作为“标尺”。假若大棚后墙内高4.5米,可选用的各排立柱高度分别为:排加重立柱5.5米(偏北斜)、第二排加重立柱5.8米(直立)、第三排立柱5.5米(稍微偏南斜)、第四排立柱4.8米(偏南斜)、第五排立柱3.6米(偏南斜)。前两排之所以选择加重立柱,是因为大棚建成后,该处将承受卷帘机和草苫的总重量。在选好立柱之后,再根据布线图,分别把棚东西两头的两列立柱埋设好即可。在有风的晴夜,有时还会出现室内气温反而低于外界气温的逆温现象。注意:立柱的下埋深度均为60厘米。并且,排立柱要偏北一些,从而能使得后墙上的斜立柱(菜农俗称“后砌柱”)探出40厘米,其与水平线夹角45°左右,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排立柱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是增加棚内冬季的日照时数。
知道蔬菜温室大棚卡槽有哪两个特点?
大棚卡槽的透光功能
蔬菜温室大棚卡槽是采光修建,因此透光率是评估卡槽透光功能的一项根本目标。透光率是指透进卡槽内的光照量与室外光照量的百分比。卡槽透光率受卡槽透光掩盖资料透光功能和卡槽骨架暗影率的影响,而且跟着不同时节太阳辐射视点的不同,卡槽的透光率也在实时改变。金华市科农温室大棚有限公司主营:【单体大棚】、【连栋大棚】、【PC板温室大棚】、【玻璃温室大棚】、【智能温室大棚】、【避雨棚】等智能温室大棚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自动监控、节能、智能灌溉。透光率的凹凸就成为作物成长和挑选种植作物种类的直接影响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