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铜粉成分的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
ICP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作为激发源,根据处于激发态的待测元素原子回到基态时发射的特征谱线对待测元素进行分析的方法。可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很低的检测限。稳定性很好,精密度很高,定量分析效果好。对非金属元素的检测灵敏度低。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致电铜基粉体进行咨询,我们将会竭诚为您解答与服务。
你知道纳米铜粉材料的小尺寸效应奇异特性吗
特殊的热学性质:
固态物质在其形态为大尺寸时,其熔点是固定的,超细微化后却发现其熔点将显著降低,当颗粒小于10纳米量级时尤为显著。例如,金的常规熔点为1064C,当颗粒尺寸减小到10纳米尺寸时,则降低27℃,2纳米尺寸时的熔点仅为327C左右;银的常规熔点为670C,而超微银颗粒的熔点可低于100℃。因此,超细银粉制成的导电浆料可以进行低温烧结,此时元件的基片不必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甚至可用塑料。采用超细银粉浆料,可使膜厚均匀,覆盖面积大,既省料又具高质量。日本川崎制铁公司采用0.1~1微米的铜、镍超微颗粒制成导电浆料可代替钯与银等***。超微颗粒熔点下降的性质对粉末冶金工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例如,在钨颗粒中附加0.1%~0.5%重量比的超微镍颗粒后,可使烧结温度从3000℃降低到1200~1300℃,以致可在较低的温度下烧制成大功率半导体管的基片。
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来电咨询。

超细铜粉是如何在花岗岩小锯片中运用的
国内做花岗岩小锯片的客户,很多都采用铜基胎体,会用到超细铜粉。还有些大量客户用到普通的复原铜粉,在后期的烧结等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暴露一些缺陷,比方因烧结温渡过高,招致和其他金属元素合金化不够;烧结的资料***平均性较差,因此对金刚石颗粒的把持力削弱等等。如想了解更多铜粉的相关信息,欢迎致电铜基粉体进行咨询。

添加铜粉对钌系电阻的影响
使用的铜粉粒径0.3-7微米,铂粉粒径小于1微米。
使用的玻璃成分为: Pb3O4-43.5%(wt)、Al2O3-4.3%、CaO-9.8%、B2O3-4.9% 和SiO2-37.5%。
试验电阻浆料通过丝网印刷,转印到氧化铝陶瓷基片上,电阻图形2.5X5毫米,干燥温度100摄氏度、干燥时间10分钟,烧结峰值温度850摄氏度、峰值烧结时间10分钟。
阻值变化率是在烧结后,无电负荷,在常规大气温度和湿度中放置130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