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指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制作工艺与核心点是在于用金砖等级的成品青砖进行表面深度雕刻,这是我国几百年来传统意义上真正的砖雕,传统砖雕精致细腻、气韵生动、极富书卷气等特点。
制砖:中国砖雕常使用专门烧制的青砖,均采用颗粒极为细腻的黏土或者河底沉淀的污泥为原料,有时还应用特殊的烧制工艺,务求成品质地匀净、软硬适中、不含气孔。例如徽州砖雕用砖只采取新安江北岸z的黏土。制成砖块还必须经过打磨才可以使用。
打样:把设计稿拓印在涂抹过石灰水的砖面上,或者在砖块上直接画稿,调整基本布局及比例。
打坯:用凿子或刻刀粗略勾勒画面的轮廓,分出基本层次。
出细:运用多种工具,铲、刻、挑等计划相结合,刻画细节。
苏州砖雕的艺术特色
苏州砖雕是古建筑雕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艺术艺术特色众多,是我国几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古建砖雕内容丰富翔实,形象逼真。现在被广泛的应用。
苏州砖雕大多是用在建筑构件、大门、照壁、墙面上做装饰用。一般都是选择青砖,因为青砖在选料、成型等方面都是非常严格的,所以青砖坚实细腻,非常适宜雕刻。古建砖雕远近都能观赏,具有完整的效果 。

砖雕和汉画像砖历史
砖雕著作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陕扶风、岐山县内的周原遗址,这里东距西安一百公里,是周人灭商的国都。周原遗址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约里,其内散布着很多西周修建、墓葬、制铜和制骨作坊等遗址。在这里发现了较多饰纹瓦当,直径普通在17.7——25公分之间,间饰弦纹、重环纹等。其制造流程大致是先制成圆形瓦头,然后再在其上以泥条盘筑成圆筒体,形状近于水桶,再以细绳勒割为两半即成。当面的纹饰是全瓦制成手艺刻绘的,这与后世瓦当以榜样制造的办法颇不相同。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的浙江金华府第,其前庭照壁的砖上雕刻龙、凤、仙鹤等图案,风格刚劲粗壮。这可以说是我国早的砖雕。重环纹亦是西周中晚期青铜器上的一种常见的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