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到今天不同了,支持火葬和崇尚土葬的人都大有人在,而且各执一词。支持火葬的人说,火葬是节约资源,土葬太浪费土地,并且土葬后棺木以及***的腐朽对于环境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
而支持土葬的人说,火葬是直接一把火将自己的亲人都烧没了,这才是对先人的不尊重。活着不能好好享福,死后也化作灰烬,无处安身。
推行火葬并不能起到节省土地的目的。城市里的墓园都是大理石***,看上去很小。但是相较而言,土坟不会对环境有什么***,过一百年,土坟也就慢慢地平掉了;而大理石是千年不坏的,对环境会造成实质性的***。
“丧不报孝不吊”是指如果家里有人去世了,必须由家属去亲戚家报丧,否则可能没有人会前来。在古代,家里有人去世,必须找阴阳先生看一下和埋葬的时辰,求一个黄道吉日。然后,由亲属把这个时辰亲自通知给其他亲戚,好让他们按时前来。
这就有人问了,可不可以不亲自去通知,打个电话行不行?打电话或许可以,可是显得不重视,亲戚会有微词,觉得不被重视,还是亲自***通知。但是,现代社会很多人已经离开了老家,万不得已也就只能打电话通知了。古人很重视礼,有自己的一套程序,现在已经被简化了很多。实际上,在很多地方,人们还是习惯传统的披麻戴孝,穿一身白衣,类似于医生的白大褂。

到了土地庙,给土地爷上了香,大儿在先,其他人在后,跪下给土地爷磕头,挑汤人泼完汤,烧几张纸,起来回去,大家跟着回到继续跪着,在门口还要给门神烧纸。泼汤的过程中女儿和儿媳要大声哭,既表示悲伤,也为后辈祈福,如此七次。人死后,可能没有及时通知远方的亲属,所以,要等亲属过来再见亲人后一面,但是也不能无休止的总等下去,所以,以三天为限,要挺尸三天。南边那几个乡镇和临沂差不多,要停灵数天,请吹鼓手,泼汤时演奏,来的要跪着给人家送孝服等等。
泼汤完毕起灵,也叫拉棺。儿媳要为逝者抹脸,整理衣物,往***里放烧纸硬钱币,然后举重的人过来封死***,抬起来往外走。大儿子在***前头领灵,边走边说:“爹呀(娘呀),你别害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