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一般简称为空预器。多用于燃煤电站锅炉。可分为管箱式、回转式两种,其中回转式又分为风罩回转式和受热面回转式两种。电站锅炉较常采用受热面回转式预热器。在锅炉中的应用一般为两分仓、三分仓、四分仓式,其中四分仓较常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3)冬季来临针对机组没有采用暖风器系统的根据室外气温情况开大送风机,一次风机热风再循环,确保空预器的入口风温在30℃以上。管箱预热器工作原理:较为简单,烟气从管箱外部流经,空气从管箱内部通过,通过温差不同传热。与省煤器、过热器等原理相同。回转式预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预热器转子部件由数万计的传热元件组成,当空预器缓慢旋转,烟气和空气逆向交替流经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在烟气侧吸热,在空气侧放热,从而达到降低锅炉排烟温度,提高热风温度的预热作用。
空预器着火的预防措施
1、尽量减少在空预器上沉积未燃尽可燃物
其关键是使燃料完全燃烧。用油点火及低负荷投油时,油温、油压、汽压应合适,使油雾化良好,配风正确;油枪不堵塞,不漏油;燃烧稳定、充分,以尽量减少未燃尽的可燃物。
2、加强对空预器的监视
机组启动前应对空预器检查,若发现或判断空预器有较多未燃尽的可燃物堆积时,决不能投入热态运行,一定要进行水清洗,然后烘干。应保证吹灰器能正常投入,吹灰介质参数合格。
3、装设着火探测系统
红外线着火探测系统:在空预器空气侧入口或出口安装数个红外线探头,探头做直线运动,在预热器转动时,对所有传热元件进行1次扫描约需10min。若空预器局部着火,发出的红外线超出正常水平,系统就发出报警信号。通常从空预器端点温度着手,有时通过空预器空气出口入的观察孔观测是否着火,如发现着火应立即关闭观察孔,着火严重时有烟气泄漏或明显辐射,烟囱冒黑烟。该系统的优点是灵敏度高,能早期探测出着火情况。这时立即投入大量水灭火,一般很快就能将火扑灭。
4、有效吹灰
大量的积灰除容易产生着火外,还会降低传热效率、增加空预器的阻力。因空预器冷端容易积灰,所以通常在空预器出口烟气侧装有吹灰器。为防止着火必须有效吹灰,正常运行时一般8h吹1次;启动期间每4h吹1次;停炉前也应吹灰;点火期间、长期低负荷运行或堵灰严重时应增加吹灰次数。25mm,而且蓄热板布置很紧凑,故回转式金属耗量约为同容量管式空预器的1/3。
启动初期,若吹灰蒸汽参数达不到要求,可用压缩空气吹扫。
5、正确水清洗
空预器吹灰器的作用是有限的,例如空预器中间层下部传热元件易堵灰,吹灰器一般不能清除。因此进行正确的水清洗也很重要。另外,某些可燃物结垢也只能用水冲洗来清除。回转式预热器的工作原理是:预热器转子部件由数万计的传热元件组成,当空预器缓慢旋转,烟气和空气逆向交替流经空气预热器。一般水清洗周期为1~2次/年。水清洗后一定要烘干空预器,否则空预器将很快发生腐蚀、堵灰。
空气预热器的简单制造流程
1、空气预热器的密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热端扇形板、冷端扇形板、轴向密封装置、固定密封装置、轴向、径向、旁路密封片及其他组件。
2、空气预热器的密封主要由冷和热两端扇形板和轴向密封装置等通过调整固定在空预器壳体上形成固定式定子密封机构。采用插板迷宫式把壳体和定子密封机构联接,转子上安装冷端径向、热端径向、轴向等密封片,与定子密封机构形成密封转动。
3、冷热两端的径向密封间隙及轴向密封间隙都采用设计计算后预留,在转子发生蘑菇状热变形后空气,空气预热器的简单制造流程冷端和轴向自动减小了动与静的密封间隙。但是却增大的热端径向动和静密封间隙无法调整。
空预器出现故障和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空气预热器出现的故障一般有两种:掉闸和漏风。掉闸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面临此情况首先应将同一槽内的主接点与辅助接点接为同一组,对于有接触器和空气开关的接线,都要经过严密的检测绝缘后方可送电。另一方面,对于掉闸设备,工作人员应同时检查接触器和空气开关有无漏电和烧损情况。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和原理1、板式空气预热器这种空气预热器多用1。关于漏风的故障处理,应将扇形密封板和轴向密封板固定在某一位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焊接结构,从而消除二次漏风的可能。同时也可采用双道密封来加强现有空气预热器的径向和轴向密封效果,加装二次径向隔板,也可以通过校核推力轴承承载能力,并把中心同密封盘轴封焊死来加固,减少二次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