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玻璃钢拉挤模中常用的监测控制传感元件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介电传感器等三种上述这些传感器,首先必须要解决好耐拉挤磨损的问题。另外,玻璃钢拉挤模模具的温度、玻璃纤维的体积含量,以及拉引速度的快慢等,也均将会对拉挤成型工艺参数传感器产生一定的影响。纱团竖放在各层隔板上,纵向放置纱团仅受本身纵向尺寸的限制,而横向放置纱团则必须便于换纱操作,通常每排少则两团,多则四团。
目前常用的玻璃钢拉挤设备上,所采用的温度检测传感元件,经常在沿纤维的方向,并放置于成型模内的表面部位;8磅Normal01、根据其工艺生产的方式和原理,对设备的要求如下:①对模具能分区加热,并能设定温度且实行准确的温度控制②能连续的将制件从模具中牵引出模③有足够大的牵引力。而压力检测传感元件,则经常放置在拉挤模的入口处及模具的中间位置(通常拉挤模的长度约为1000mm)。这种张力式压力传感元件的表面,往往涂有铬层,以提高它对耐玻璃纤维拉挤磨损的性能。
玻璃钢拉挤设备中使用的介电传感元件,有薄膜式和固定陶瓷式等两种。这种介电传感元件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在两块极板之间,以高聚物作为介质,当处于交变电场中,高聚物分子将发生移动。由于交变频率的改变,高聚物分子量的大小(也可表示为聚合度的大小),粘度,以及电导率等性能考参数,也将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高聚物的粘度越低,电导率就越高,其电阻值就越小。在一个夹持机构工作循环即将完成前,启动另一夹持机构,夹紧工件同步工作前行一段距离后再行松开后退,保证牵引的平稳交替。
薄膜式介电传感器,是随玻璃纤维一起从模具腔内拉引而出,制品固化后传感器仍将留在其中,因此只能使用一次,在工业化批量生产时不太适用。固定式介电传感器是属于双板电容器类型的一种传感器。传感器将作为其中的一个极板,而另一个极板则就是玻璃钢拉挤模具的本身。但Index 薄膜式传感器本身,就装有两块板极。它们板片之间的排列,类似于印刷电路板的结构。2使用中出现的问题生产实践表明,该增力机构原理是可行的,结构也基本合理。
由于它们结构上的不同,因此,上述这两种介电传感器的电导性能,尚不能进行直接的比较。
3.2 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生产实践表明,该增力机构原理是可行的,结构也基本合理。但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一,为调节增力比,二级连杆的固定铰链座采用螺纹调节工作位置,虽然调节方便,但是容易造成松动。特别是当增力比调到较大值时,由于机构本身的可靠性降低,一旦松动,将造成夹持失效。设计时虽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预防措施,如使用优质材料和精密螺纹,并配以锁紧螺母,但由于制造精度较低,有时仍出现松动现象。生产过程中需人工及时调整。玻璃钢拉挤设备所生产的拉挤型材中所包含的玻璃纤维含量要远远高于其他的符合材料,因此其具有轻质高强的性能特点,而且不易褪色,***起来十分的容易。
三、系统设计
目前拉挤工艺生产中用到的拉挤设备较多的是采用机械传动式履带型拉挤机。随着拉挤型材的广泛应用,其制品几何形状日趋复杂、几何尺寸日趋增大,而履带式拉挤机的功率及适用范围比较小,已不能满足制品发展的工艺要求。为迎合市场的需求,文登黎明机械厂设计开发了适合大型型材生产要求的液压式玻璃钢型材拉挤机。易***拉挤型材是将颜料调配到树脂中制作而成,产品颜色可按顾客要求任意调配,不易褪色,无需油漆维护并具有自洁作用。
玻璃钢拉挤成型的工艺流程
拉挤成型典型工艺流程为:玻璃纤维粗纱排布——浸胶——预成型——挤压模塑及固化——牵引——切割——制品拉挤成型设备组成
1、增强材料传送系统:如纱架、毡铺展装置、纱孔等。
2、树脂浸渍:直槽浸渍法较常用,在整个浸渍过程中,纤维和毡排列应十分整齐。
3、预成型:浸渍过的增强材料穿过预成型装置,以连续方式谨慎地传递,以便确保它们的相对位置,逐渐接近制品的形状,并挤出多余的树脂,然后再进入模具,进行成型固化。
4、模具:模具是在系统确定的条件下进行设计的。根据树脂固化放热曲线及物料与模具的摩擦性能,将模具分成三个不同的加热区,其温度由树脂系统的性能确定。模具是拉挤成型工艺中关键的部分,典型模具的长度范围在0.6~1.2m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