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操作步骤
传统注氮置换方法的工艺操作步骤(图 1)如下:
(1)关闭甲、乙站场(阀室)线路截断阀 01、11,放
空阀 02、13;打开放空阀 03、04、12、14 对管内放
空至微正压,关闭放空阀 04、14。 (2)在甲站场(阀室)注氮阀 05 处注入氮气,打开
乙站场(阀室)放空阀 14 进体排放,管道氮气置换,并在放空阀
12 前压力表接口处进行可燃气体检测,当浓度
低于下限的 25%时,持续检测 10 min,若无异常,
停止注氮。
(3)在碰口点 A 和 B 处无火花打孔检测可燃气体
含量,当浓度低于下限的 25%时,确认管
内已全部置换合格,关闭放空阀 03、12、14。 (4)对碰口点 A 和 B 处管道进行动火切割,管道氮气置换,并对
碰口点 A 的上游和碰口点 B 的下游管内放入橡胶隔
离球(充入瓶装氮气)和黄油墙进行封堵,进行新旧管
道碰口焊接施工。
(5)焊缝拍片检测合格后,在***生产置换
时,由于隔离球至站场(阀室)之间封存有氮气,采用天
燃气置换加氮气隔离的气推气置换技术将新建管道内
空气置换干净[5],后续进行清管作业将隔离球清出。
中间注氮置换方法
天燃气管道氮气置换
然气管道投产过程中有许多置换方法,其中常采用的是无隔离器氮气置换。目前,对于氮气置换混气规律的研究还处于发展阶段。以一维对流扩散方程为基础讨论了氮气置换模型中3种范宁摩擦系数对混气规律的影响,分析了一维模型中各种范宁摩擦系数适用的条件,同时对氮气置换过程的二维混气模型进行了初步论述,并对两种模型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氮气置换 一维模型 范宁摩擦系数 二维模型 DOI:10.3969/ j.issn.1007-3426.2012.05.021 置换过程是管道投产的关键技术,其技术难点在于安全、、科学、经济地将管道内的与空气进行隔离,以防止形成性混合物。虽然,近几年国内管道相继建成投产,但是对置换工艺技术尚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天燃气管道的氮气置换,相关技术规范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国外文献资料中也缺乏置换工艺技术相关的研究成果,因此对置换过程中混气规律的研究显得越发重要[ 1]。科学认识混气过程,合理确定混气模型在置换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常用置换方案 管道投产过程中常用的置换方法有加隔离器氮气隔离置换、不加隔离器氮气隔离置换和加隔离器无氮气置换3种[2-4]。清管器在管内运行阻
力在不断地变化,因此清管器运行速度难以得到控制。结合国内西一线、涩宁兰等输气管道投产经验,可知加清管器置换并未达到隔离气体、减少混气量的目的。根据实践经验对这3种输气管道置换方案应用效果进行对比总结,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置换方案比较表方 案 优 点 缺 点 加清管器有氮气置换 ①各组分彼此***;②系统置换安全;③技术操作难度低 ①氮气需求量大,费用高;②受地形等因素影响大,易增加混气长度 无隔离器氮气置换 ①与空气隔离,安全;②速度易控、操作简单、费用低;③受地形及管道安装影响小;④有利于保持管道干燥程度 ①管道每个区域没有相对的***性;②扩散速度受压力温度和置换速度影响 加隔离器无氮气置换 ①比较经济;②清管器能清除管线内污物;③便于了解管线内部的实际情况 ①不易操作,操作复杂;② ***系数较高,投产时间长 2一维氮气置换模型 管道在置换过程中,管道氮气置换方案,由于两种气体存在着速度梯度和浓度梯度,在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的作用下(主要是对流作用),在接触界面会发生质量传递,即混气,如图1所示。 由于管道的直径和长度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可以假设沿径向分布均匀,并且不存在径向浓度梯度。将空气视为单一物质,用一维对流扩散方程描述管内断面混气平均浓度分布,其方
管道氮气置换-念龙化工-天燃气管道的氮气置换由郑州念龙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提供。郑州念龙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是从事“高纯气体生产,标准气体经营,混合气体生产”的企业,公司秉承“诚信经营,用心服务”的理念,为您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欢迎来电咨询!联系人:张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