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预热器怎样预防火灾现象?
空气预热器就是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烟气通过内部的散热片将进入锅炉前的空气预热到一定温度的一种设备,可以用来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按空预器的传热方式可以分为导热式和再生式两大类,那我们怎么预防火灾这种突发情况呢?
尽量减少在空预器上沉积未燃尽可燃物的现象,关键是使燃料完全燃烧。在GAH转子开始有熔化变形时,标志着二次燃烧已经比较严重,此时应投用水冲洗装置进行扑灭,并打开空气预热器下部灰斗排水口排水,以将空气预热器变形和损坏程度降低。首先,用油点火及低负荷投油时,油温、油压、汽压应合适,使油雾化良好,配风正确;油枪不堵塞,不漏油;燃烧稳定、充分,以尽量减少未燃尽的可燃物。其次,加强对空预器的监视机组启动前应对空预器检查,若发现或判断空预器有较多未燃尽的可燃物堆积时,决不能投入热态运行,一定要进行水清洗,然后烘干。还应保证吹灰器能正常投入,吹灰介质参数合格。后来,在运行过程中,特别是启动、热备用后再启动以及空预器突然停转和停炉后,应严密监视空预器的端点温度(空预器烟风进、出口温度)。若其中的一点或多点温度不正常升高,则应立即分析研究,以便及时发现着火。
空预器着火原因分析
大量未燃尽的可燃物沉积在传热元件上是空预器着火的必要条件,也是关键所在。(2)助燃空气被预热提高温度后,能强化煤粉的着火和燃烧过程,增强燃烧的稳定性,降低了不完全燃烧热损失,进一步的提高了锅炉效率。空预器的传热元件由薄板组成,排列很密,单位体积受热面很高,在其下部金属温度低,低负荷运行时很低,很容易积灰。在锅炉初调试阶段,在点火(油点火)以及长期低负荷运行的情况下(投油),因燃烧不完全,从炉膛带来的凝结油雾和未燃尽的可燃物堆积在空预器中层下部及冷端传热元件上,这是着火的根源。
造成大量油雾和未燃尽可燃物堆积在空预器上的主要原因有:
⑴机组设备故障多,运行调试人员经验不足,造成调试周期过长,烧油过多,而且燃烧不好;
⑵油压或雾化汽压不适当,汽孔、油孔堵塞,雾化不佳;
⑶配风不当;
⑷点火器漏油;
⑸长期低负荷运行,锅炉启停次数多;
⑹空预器吹灰器未能有效投入。在锅炉启动和低负荷运行时,由于冷端金属温度低,使空预器易积灰,这时应加强吹灰。然而由于某些原因启动初期吹灰介质的汽压和汽温不足,过热度低,吹灰效果不理想。
空气预热器为什么漏风
很多人都会问空气预热器为什么漏风,他们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空气预热器是在整个锅炉的内部,应该是密闭的,不会漏风才对,可是当我们充分了解到空预器的工作原理以后,您就会觉得当初空气预热器为什么漏风的疑问就会觉得很幼稚。径向漏风占直接漏风量的80%左右,主要是因为转子上、下端温度差异而发生蘑菇状变形,进而造成密封间隙的增大,导致漏风率的增加。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因为转子的转动,那么转动必定会伴着空气流动,那么就有可能将格仓中的空气卷进烟气中,那么就完全会形成携带的风。
还有一种是因为当转子转动的时候,卷进来的烟气一侧是负压,空气一侧的压力为正压,那么正负压就有可能形成内部气体的流动形成漏风。在燃煤电站锅炉,我们能见到空气预热器,该预热器不是只有单一的一种,它有两大类。还有一种是不可以避免的,那是因为锅炉一些煤炭燃烧和空预器换热元件低温腐蚀的原因,这样会造成空预器换热元件积灰,时间长了还会出现堵灰的现象,这样就会增大流通阻力,造成空气侧跟烟气测压差增大,所以漏风在得不到及时检查维修的情况下,会越漏越大。所以及时***也很重要。
空气预热器低温段换热元件腐蚀、堵灰问题一直是困扰着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难题。
在脱硝脱硫改造项目中,烟气中的S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成 SO3 的机率增加 ,使酸点升高,加剧对空气预热器换热面的腐蚀。
搪瓷管、搪瓷波纹板是一种耐腐蚀、耐磨损、表面光滑不易积灰的换热元件,它是将瓷釉浆或瓷釉粉均匀涂在低碳钢基管表面,经过高温焙烧制成。
在解决锅炉尾部烟道受热面腐蚀、烟气脱硫脱硝受热面改造和各种腐蚀性气体环境中的受热面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产品有搪瓷管空气预热器、搪瓷波纹板换热元件、搪瓷防磨套管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