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石酸,即2,3-二羟基丁二酸,是一种羧酸﹐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葡萄和罗望子﹐也是葡萄酒中主要的有机酸之一。 [1] 作为食品中添加的剂﹐可以使食物具有酸味。酒石酸用途是饮料添加剂,也是工业原料。酒石酸盐在历对建立有机立体化学起了作用。1769年舍勒从葡萄汁的发酵液内得到游离的无色酒石酸结晶。它的各种立体异构体和外消旋体具有不同的物性。自然界存在的多为右旋体,葡萄汁和其他浆果汁中尤多,故又叫果酸。
酒石酸是一种存在于植物的有机酸,如葡萄,罗望子和香蕉等。它是一种二元酸,这意味着可以在水中电离的分子两边各有一个氢原子。酒石酸盐也被称为酒石酸钠。这种酸是取自酒石酸钾,是9世纪初由“ibn Hayyan”分离出来的。后来,在1769年由瑞士化学家卡尔(Carl Wilhelm Scheele )发明了现代获取酒石酸的方法。
这种酸能够自然产生,但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方式生产。左旋酒石酸及内消旋酒石酸是酒石酸的两种形式,都可以人工合成。纯酒石酸形式早是路易斯巴斯德( Louis Pasteur)在1847年创造的。
以制造葡萄酒时生成的酒石为原料,将其转化为钙盐,再用稍过量的稀酸使其分解而得。或以顺丁烯二酸和为原料,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环氧丁二酸,再水解得DL-酒石酸。也可由化学合成法制得的环氧琥珀酸,经琥珀酸诺卡氏菌所含的开环酶的作用而得L(-)酒石酸。2.将蒸馏水加到工业品酒石酸中,通蒸气加热并搅拌使之溶解。加入适量活性炭,充分搅拌后静置,过滤,滤液加热浓缩至表面结膜时,趁热抽滤,滤液冷却结晶,待完全后,结晶用少量蒸馏水洗淋后于30~40℃下平铺干燥至不沾勺即可。若控制活性炭脱色温度为80℃,过滤后于80℃减压浓缩,冷却结晶,将得到的结晶在非铁质容器中重结晶精制低温下烘干,可得左旋酒石酸L-酒石酸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