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金结构件-粉末冶金
金属粉末射出成形是将细小、球状的金属粒子用各种不同的黏结剂混和并制造成小球的形状成为射出料,再用射出成型机射出成型使用射出技术成形将金属粉末,经由射出机将其射入模具中成形,再将其冶金烧结成固体的技术成形后的生胚,需经过脱脂的过程,把先前混入的黏结剂脱除,再经烧结,即得密度95%以上之高密度、高强度的产品简而言之,即以塑料射出的方式去生产金属制品 。21世纪后,MIM工艺进一步得到改进,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产业化发展迅速。
比常规粉末冶金工艺工序少,无切削或少切削经济效益高,克服了传统粉末冶金工艺制品、材质不均匀、机械性能低、不易成型薄壁、复杂结构的缺点,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小型、复杂以及具有特殊要求的金属零件,MIM金属粉末颗粒一般在0.5~20μm;理论上,颗粒越细,比表面积也越大,易于成型和烧结传统的粉末冶金则采用大于40μm的较粗的粉末,传统压铸成形强度低、精密铸造无法大量量产、车削件成本较高等技术缺点 。69%,熔点约为1227度,晶体结构复杂,硬度很高,脆性极大,几乎没有塑性。



数码电子MIM***陶瓷未来发展和趋势
MIM***成型助力数码电子设备精密零件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粉末冶金行业经济的增长,目前粉末冶金***成型主要还是应用不锈钢、铁、铜、铝等金属零件材质,陶瓷以及钛合金材质相对来说少很多,
MIM陶瓷手机后盖
一:数码电子***陶瓷未来发展和趋势
1:高质量的手机背板注塑用陶瓷喂料已取得突破,喂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可保证;
2:随着5G通讯的临近和对非金属材料背板的需求,陶瓷注塑手机背板将逐渐进入智能手机终端市场,成为未来陶瓷背板的主流制备技术之一。
3:智能穿戴外观件基本都已采用陶瓷注塑,例如可无线充电的苹果手表陶瓷背盖,华米手表陶瓷表圈;
4:高精度净尺寸陶瓷背板的连续化注塑生产线已开发,其产能和效率高于其他工艺;
5:新开发的注塑陶瓷材料的抗冲击强度和断裂韧性已大幅提高,高于玻璃背板,而且具有更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数码电子发展速度非常快,对于精密零件的性能以及外形复杂程度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MIM***成型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助力各行各业的发展,聚鑫MIM已自主研发了5000多个粉末冶金结构件,涵盖汽车、家电、五金、数码电子、***器材,5G通讯等领域。其中,热塑性粘结剂应用***广泛,分为石蜡基粘结剂、油基粘结剂、聚合物基粘结剂等。
金属表面处理新工艺--达克罗
达克罗是DACROMET译音和缩写,简称达克罗、达克锈、迪克龙。国内命名为锌铬涂层,是一种新型的耐腐涂层,与传统的电镀锌相比:锌铬涂层耐腐蚀性能极强,是镀锌的7—10倍,无氢脆性,特别适用于高强度受力件,高耐热性、耐热温度300℃,尤其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发动机部件的高强度构件、高附着性、高减磨性、高耐气候性、高耐***稳定性、无污染性。工艺流程:技术特点: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同时也可消除光泽。达克罗技术的基体材料范围:钢铁制品及有色金属如铝、镁及其合金,铜、镍、锌等及其合金。而且涂覆全过程中无污染,是一场金属表面处理技术的革命,是当今世界上金属表面处理富有代表性的高的新技术。
金属***成形(MIM)发展
金属***成形(Metal Injection Molding,MIM)是一种适于生产小型、三维复杂形状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制品的近净成形工艺。
MIM是由传统粉末冶金工艺与现代塑料***成型技术融合发展而来,其基本工艺过程是:将各种微细金属粉末(一般小于20μm)按一定的比例与预设粘结剂(各种热塑性塑料,蜡及其他材料)均匀混合,制成具有流变特性的喂料,通过***机注入模具型腔(或多模型腔)成型出零件毛坯,毛坯件经过脱除粘结剂和高温烧结后,即可得到微观***均匀、材料高度致密的各种金属零部件。目前大部分金属喂料都有***的供应商,有些比较有实力的大型工艺使用商也在喂料生产领域积极探索,试图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生产出适合更多适合自身生产需要的喂料。
MIM的发展进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Wiech首先开发出一种对金属粉末进行***成形的粉末冶金工艺。20世纪80年代,美国伦赛尔理工学院开始开展MIM技术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工作。美国Injectamax公司和德国BASF公司将脱脂时间从数十小时缩短到几个小时,而且保形性得到明显改善,产品的尺寸精度从±0.5%提高到±0.3%。中性气氛:中性气氛主要包括氮气、氨气和真空,真空烧结能够避免气氛中的***成分对粉末冶金零件造成污染等不利影响。21世纪后,MIM工艺进一步得到改进,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产业化发展迅速。形状复杂、尺寸较小及产量大,这些都是MIM的强项,使其在手表、手工工具、牙齿矫正支架、汽车发动机零件、电子密封、切削工具及运动器材中找到大量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