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行为应符合生态要求,在这个方面的意识在不断提高,这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加工技术。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现在不仅要关注经济性,还要对加工能效进行考量。为了使加工制造规划符合高能效要求,将采用多种方法,如:优化冷却液供应以及使用全新驱动方案或新工具。
除了这些直接影响外,还有一系列间接影响,因为市场需要高能效产品。对此可从流体机械(如:泵或汽轮机)以及汽车中察觉到。在泵和电站制造行业,为了能进一步提率,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从而使需加工表面的复杂性增大。为了降低汽车油耗,汽车制造商使用了高科技发动机技术。同时,针对舒适性和发动机性能的要求也在提高。(无心磨床研磨原理及方式说明)
数控外圆磨床除具有普通磨床的一般功能外,还须满足如下的特殊要求:
l)尽可能组合多种磨削功能,实现在一台磨床上能完成全部的磨削工序。
2)高动态精度、高阻尼、高抗振性和热稳定性。
3)高度自动化和可靠的磨削过程。
提高生产率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降低切削过程的时间;二是缩短辅助时间。在工件形状比较简单且加工步骤较少时,提高切削速度,减少切削时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但当工件形状复杂,加工步骤很多时,除了减少切削时间外,还须缩短辅助时间才能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

合理确认数控外圆磨床磨削余量对增加劳动生产率、保障加工质量有重要意义。通常来说,磨削是精加工工序,与其他切削方法相比,其切削效率要低很多,余量过大就会减少生产率,并增加砂轮和机床电力消耗。
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减小零件质量,如经过表面氮化、高频热处理的工件,其表面层硬度高,越向里面硬度越低,若精磨前余量太大,磨削后表面层的硬度就不符合要求。当然,余量也不能定得太小,否则就不能磨掉前道工序留下的加工痕迹或缺陷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