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热器的特点(换热器与管壳式换热器的比较)
1.占地面积小 ;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为管壳式的2~5倍,也不像管壳式那样要预留抽出管束的检修场所,因此实现同样的换热量,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5~1/10。
2.容易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只要增加或减少几张板,即可达到增加或减少换热面积的目的;改变板片排列或更换几张板片,即可达到所要求的流程组合,适应新的换热工况,而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
换热器分类方式多样,按照其工作原理可分为:直接接触式换热器、蓄能式换热器和间壁式换热器三大类,其中间壁式换热器用量大,据统计,这类换热器占总用量的99%.间壁式换热器又可分为管壳式和板壳式换热器两类,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的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设计资料比较齐全,在许多***都有了系列化标准。近年来尽管管壳式换热器也受到了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由于管壳式热交换器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操作弹性大、应用材料广等优点,管壳式换热器目前仍是化工、石油和石化行业中使用的主要类型换热器,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设备中仍占有优势。
换热器的检修质量标准:
1、 换热器管束内污垢应清理干净。
2、 严重结构或中间堵塞的管束,可用人工法或化学法进行清洗。用化学法清洗后,还必须用清水洗净管束,以防腐蚀设备。
3、 严重腐蚀的管束应***行检漏,以确定管子泄漏的位置和数量。
4、 换热器管束的胀口或中间部位腐蚀、泄漏或损坏,而又无法胀管或补焊时,可用管堵将两端堵死。但堵管数不得超过单程管数的10%,在工艺指标允许范围内,可以适当增加堵管数。
5、 管堵的直径同管子内径,锥度在3°~5°之间,管堵的材料硬度应小于或等于管束材料的硬度,管堵必须焊在管子的两端。
6、 着色探伤壳体的焊缝,超声波测量壳体的壁厚。当壁厚减薄30%时,应考虑作报废处理。
换热器管束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由于腐蚀等原因造成穿漏,可以采用化学粘补、打卡注胶和堵管等修理方法处理。当换热管泄漏量小时,可在换热器不停车的情况下降管外的翅片除去,然后再进行化学粘补包扎或打卡注胶堵漏;如果不能用上述方法消漏,则应换热器停车将管束吹扫干净,拆开管箱上的丝堵,在换热管两端用角度3°~5°的金属圆锥体堵塞,以达到消漏。
换热器头盖组件的安装:
1、将换热器升降台的工作机架降至地面,通过锁紧环接板头盖组件固定在专用工作机架的机头法兰盘上,利用加减支架配重调节平衡位置,直至水平。
2、将换热器工作机架和头盖组件一起吊起,调整其水平度,使其轴线与筒体轴线大致成一直线对中后,小心靠近管箱端面。
3、转动头盖组件直至管箱螺纹导向入口和螺纹锁紧环相旋合后,再缓慢旋入至原始位置。在旋进的过程中尽量控制好换热器头盖组件与壳体的同心度、垂直度,以减少安装阻力。

换热器的检修质量标准:
1、空冷式换热器管箱丝堵垫片应符合技术要求,其表面不得有贯穿纵向的沟纹及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
2、管箱、管内应清洁。
3、胀管不宜在气温低于0℃条件下进行。空冷式换热器管子胀接后,其胀接处及过渡部分应圆滑。
4、换热器管束同一管程内,堵管一般不得超过单一管程管子总数10%。
5、如在管箱上进行扩孔等修理,应符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