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化钙为什么比氯化钠能使冰点下降得更多?融雪剂撒布机用于冬季强降雪和严寒造成的路面积雪和结冰时,为了保障道路交通顺畅,把除雪剂如沙子、盐等除雪材料进行撒布的设备。简单地说,1份氯化钠(N***)溶解后会变成1份钠离子和1份氯离子,共2份溶质粒子;而1份氯化钙(C***2)溶解后则会变成3份溶质粒子(1份钙离子和2份氯离子)。相同浓度的氯化钠和氯化钙,后者形成的粒子数更多,对水结冰的速度影响更大,也就使冰点下降得更多。
雪前施用融雪盐,可以防止雪降落后结冰于路面,是除雪方法的新潮流。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倍地节省融雪盐的使用量,加快除雪速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根据除雪区域采用不同的融雪盐,可以在普通道路泼洒一般的融雪盐:立交桥上泼洒有缓蚀剂的融雪盐,在郊区道路和高速公路可以撒粉末状的氯化钙融雪,避免结晶使路面打滑。融雪盐可与除雪机械结合使用。
融雪盐的成份是N***,和雪接触后,它是要溶解的,这里有个溶解平衡,平衡向着,盐完全溶解的方向进行,这样,雪就在溶化,为盐提供溶解质水。融雪盐的理化特性有:
工业融雪剂可溶性
盐很容易溶解在水中,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物理现象。
这里所说的冰点其实并不是指的纯净的盐(N***)晶体的溶解点,因为在没有水参与的情况下要加热到上千摄氏度才能使其熔化,这里说的冰点是指的盐水溶液的冰点,实验表明,如果盐溶液里含有20%的盐分,它的冰点就会降低到-16℃。
融雪剂通常有两种:一类为价格昂贵的有机融雪剂醋酸钾,其融化积雪效果佳,特别适用于机场融雪;另一类是传统融雪剂,主要含有盐氯化钠,当融雪剂溶解在冰雪中,形成“化雪盐”的水溶液,将盐水的凝固点降低不少,这样积雪和雨水不易结冰了。
目前,普遍使用的融雪剂主要成分由以往的氯化钠变成了氯化镁、氯化钙,但这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的举动,因为它们都是盐类,融化后的雪水一旦渗入到土壤中,将会把大量的可溶性盐离子带到植物根系周围,从而导致植物浅层的根系,同时融雪剂会使土壤“盐渍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板结”。板结之后的土壤就不会再有***的机会了,更重要的是,含有融雪剂的雪水渗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这种损失是无可弥补的。传统的融雪剂产品都为一次性撒布型融雪剂,虽然融雪效果较好,也达到了道路通行的要求,但仍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许多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