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色不稳定是养泥鳅经常遇到问题,但把这个问题直接与养泥鳅失败联系起来的却不多,这种观念有待转变观念。防治方法①经常检测水体pH的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所谓水色,是指水体中藻类生长状况,水色不稳定是因为藻类不稳定。保持水色稳定,是由我们现在的养泥鳅模式决定,因为现在我们的养泥鳅模式普遍是高密度养殖,这种养殖模式的特点是泥鳅苗投放密度大、有机质多、耗氧大,伴随而来的必然是高污染和多发病,而通过培育足够数量的有益藻类是解决高污染的有效办法。
养殖户缺乏提前预防意识,对藻类方面的知识不感兴趣,不愿意作深入的学习或了解、单纯养虾而养虾,水色不稳定这一常见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去认识和解决,使泥鳅病难题一直难以突破。池塘另一端设排水管,埋在池底下30厘米处,以形成落差,利于排水。事实上对不良水色的提前预防比过后治理更为重要,因为水色一旦***了,即使马上采取措施治理也已经晚了;不良水色的形成说明已经造成了危害,如果养殖过程水质被***、治理好之后又被***,反反复复折腾,泥鳅肯定容易出问题。所以要想水色稳定,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习惯,把工作往前移,变被动为主动,即提前做好对不良水色的预防,尽量不让不良水色发生,要从源头上去抓水色稳定。
如何提高泥鳅苗成活率
在泥鳅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病害防治工作。主要病害有赤皮病、曲骨病、水霉病、寄sheng虫病及气泡病等。现将5种泥鳅主要病害的防治分析如下:
一、赤皮病
赤皮病的症状是鱼体出血发炎,鳍片脱落。种鳅或成鳅患气泡病,可将其转移到清新的微流水中去暂养,它们会很快好转。此病发生往往与鱼体受伤有关,如捕捞、运输过程中碰伤鳅体,或因水质恶化而引起细jun***都会诱发此病。①预防方法:在起捕、放养时动作要轻快,避免鱼体受伤,越冬之前,要使用xiu氯海因(0.3ppm)等消du剂对池水进行消毒,并加深池水,保证鱼体不被冻shang。来年开春后,尽早地开食,提高鱼体li。用时使用一次消du剂(二xiu海因或xiu氯海因等),杀灭水体中的***病原菌,即可起到预防效果。***发生后要及时地采用杀chong剂与消du剂相结合的方法,对水体进行处理。②治liao方法:按1立方米水体溶解20克呋nan奈斯水溶液,浸洗病鳅15分钟~20分钟;也可用占全池鳅鱼体重0.04%的呋nan奈斯拌饵投喂,连喂3天,疗xiao比较显著。
亲鳅培育
亲鳅放入池塘后,要适时投喂饲料蛋白不低于35%的全价配合饲料,适量搭配动物碎肉,饲料要求新鲜适口、无腐烂变质、无污染。投饵量一般占鱼重量的5%~8%。
产前日投两次,每日上午7~8时和傍晚各一次,其中上午投30%,下午投70%。产后每日傍晚投饵一次。培育期间每7~10天注新水10cm,每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浆,每立方米水体为15~20g
催产亲鱼选择。待水温达22℃左右时,挑选腹部膨大饱满,柔软有弹性,腹部朝上能看到的轮廓,用手抚摸腹部肋骨明显,
体质健状无病无伤的雌鱼和手胸鳍有粗糙感的雄鱼用于催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