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概述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选择不合理时,很可能导致水质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并且容易发生空心导线的堵塞或腐蚀,严重时会使线棒发热、甚至绝缘烧毁,导致事故停机。据1993~1995年不完全统计,***3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发电机本体事故及故障53台次,其中发电机定子内冷水系统事故及故障29次,占54.7﹪;堵塞事故9台次,占17.0﹪。国内经过40余年的研究和探索,使内冷水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进展,出现了多种内冷水处理技术:加缓蚀剂处理法、小混床处理法、超净化处理法、H/OH混床 Na/OH混床交替处理法、加NaOH处理法、除氧法等等。堵塞事故处理所需时间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通常单台机组事故处理时间长达上千小时,少发电量数亿千瓦。
在1998年前,国内发电机内冷水处理主要以加缓蚀剂处理技术为主。随着圆盘的不断旋转,总有某根辐条到达OA位置,因此外电路中便有了持续不断的电流。自1998年华能岳阳电厂发电机绝缘烧毁事故以来,越来越多的电厂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给予了高度重视。《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要求》和《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80l一2002的发布和实施,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加缓蚀剂处理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国内经过40余年的研究和探索,使内冷水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进展,出现了多种内冷水处理技术:加缓蚀剂处理法、小混床处理法、超净化处理法、H/OH混床 Na/OH混床交替处理法、加NaOH处理法、除氧法等等。
2 国内内冷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
国内内冷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始的初步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加药处理技术为主常规离子交换处理为辅的阶段和碱性离子交换处理技术为主阶段。
2.1 初步研究阶段(1958--1976)
1958年上海电机厂生产出了l2MW双水内冷发电机,自此开始了内冷水水质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由于当时国外只有定子冷却水处理的经验,因此需要自行研究解决双水水质的处理技术和控制方法。
在上海某调峰机组进行了初的离子交换处理的尝试:离子交换柱采用塑料制成,取部分内冷水进行净化处理,内冷水的电导率和含铜量均有明显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发电机使用中容易产生的问题***业机房一般采用“市电——发电机——UPS”并机系统组成的供电系统。在当时环境下,生产部门虽然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但是在设计制造的落实上却遇到了困难,未能配备上这种装置。
另一种处理方法是降低内冷水中的含氧量。在华北某电厂采用开放式运行系统,将凝汽器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直接送人发电机水系统,通过发电机吸收热量后,直接送人除氧器。2、隔声罩,采用四至五层的吸音材料制成的隔声罩,吸音隔音,效果明显。这样,由于凝结水的含氧量很低,又没有再循环,不可能有大量的氧漏人,便能保证内冷水的低含氧量。经过处理后,内冷水的含氧量和含铜量均很低。但采用此方法,发电机的运行就取于凝结水泵的状况,很不安全。

除了日常***外,你还需要做到哪些工作?柴油发电机组设备***,除了每日必须的维护工作外,还需认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重复之前介绍过的每日***
2 每100至250小时,要更换柴油滤清器;所有柴油滤清器不可清洗.只可更换。100至250小时只是一个弹性时间,必须要根据柴油实际的清洁程度而更换;
3 每200至250小时,要更换发电机机油及机油滤清器;机油必须要符合美国API CF级以上;
4 一般来说机组运行300-400小时更换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更换时间根据机房的环境来定,它是可以用清洁;
5 更换水过滤清器及添加DCA浓度;
6 清洗曲轴箱呼吸阀滤网。

发电机组不能启动通常产生原因及解决原因?
1.电路工作不正常
2.蓄电池电力不足
3.蓄电池接头腐蚀或电缆连接松动
4.电缆连接不良或充电器或蓄电池故障
5.启动马达故障
6.控制屏之启动电路故障
7.其他可能出现之故障
处理办法:
1.检查电路
2.给蓄电池充电或更换电瓶
3.检查电缆接线柱,加紧螺丝,更换腐蚀严重的螺丝冒
4.检查充电器与电瓶之间的连接
5.更换启动马达
6.检查控制盘启动/停止线路
其他原因及处理办法
1.燃油不足---------补足燃油箱内燃油
2.燃油管道内有空气---------排放空气
3.空滤堵塞-------清洗或更换空滤
4.柴油滤芯堵塞--------跟换滤芯
5.调速板工作不正常---------调节微调旋钮/跟换调速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