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面研磨余量
由于平面研磨石光整加工工序,故切削量很小。且平面研磨余量的大小取决于上道工序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在保证去除上道工序加工痕迹和修正密封面几何形状误差的前提下,平面研磨余量愈小愈好。
密封面研磨前一般经过精磨。经精磨后的密封面可直接精研,其的研磨余量为:直径余量为0.008mm——0.020mm;平面余量为0.006mm——0.015mm。手工研磨或材料硬度较高时取小值,机械研磨或材料硬度较低时取大值。
检验方法:
a. 外观依公司外观基准及限度样品或相关说明进行判定。
b. 面精度依《作业标准书》要求用原器或干涉仪进行检测并依照作业标准书的要求作判定,原器使用注意:检测时应使用面检镜片,轻压勿推,防止对原器造成伤痕,且面检镜片应定期更换。
c. 研磨量检测依《作业标准书》要求用手抻或百分表进行测量并判定。
d. 研磨液浓度测量依《作业标准书》要求用浓度计进行测量并判定。
e. 研磨液PH值依《作业标准书》要求用PH试纸进行测量并判定。
研磨的分类
(1)按研磨剂使用的条件,可以把研磨分成三类:干研、湿研和半干研。
干研:干研可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但研磨效率较低,一般用于精研。
湿研:湿研的金属切除率高,高于干研5倍以上,但加工表面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不如干研。
多用于粗研和半粗研。
半干研:粗、精研磨均可采用。
(2)按加工表面形状不同,可以把研磨分为平面研磨、外圆研磨、内孔研磨、球面研磨、螺纹研磨、成形表面研磨、啮合表面轮廓研磨等。
(3)按操作方法不同,可以把研磨分为手工研磨、机械研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