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观点认为:被研磨表面出现了化学变化过程。工件表面活性物质在化学作用下,很快就形成了一层化合物薄膜;这层薄膜具有化学保护作用,但能被软质磨料除掉。研磨过程就是工件表面高凸部位形成的化合物薄膜不断被除掉又很快形成的过程,后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然而,显微分析表明,经研磨的表层约有微米程度的***层。这说明研磨不仅是磨料去除化合物薄膜的不断形成过程,并且对表面层有切削作用,而化学作用则加速了研磨过程。显然化学作用说也不。
研磨的分类
(1)按研磨剂使用的条件,可以把研磨分成三类:干研、湿研和半干研。
干研:干研可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和较低的表面粗糙度,但研磨效率较低,一般用于精研。
湿研:湿研的金属切除率高,高于干研5倍以上,但加工表面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不如干研。
多用于粗研和半粗研。
半干研:粗、精研磨均可采用。
(2)按加工表面形状不同,可以把研磨分为平面研磨、外圆研磨、内孔研磨、球面研磨、螺纹研磨、成形表面研磨、啮合表面轮廓研磨等。
(3)按操作方法不同,可以把研磨分为手工研磨、机械研磨。


表面研磨抛光加工调整方法有:
(1)测量法。这种方法较***,需测算,但操作繁琐。因此只在专用厂家使用,在设备维修工作中,由于条件不具备,维修人员很少用。
(2)感觉法。这种方法不需要测量仪器,只凭实践经验来确定内外隔圈的厚度,因而在设备维修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①用双手大拇指及食指压紧两轴承,消除全部间隙,中指伸入轴承内孔拨动内隔圈.感觉其阻力是否与外隔圈一致。
②一只手以两手指消除两轴承全部间隙并压紧,另一只手的手指拨动内外隔圈,感觉其阻力是否一致。
③将成对的两轴承按其装配方式及内外隔圈放好,在其上部加一个相当于预加载荷的重物,然后通过事先钻好的三个等分小孔推动内隔圈,感觉内、外圈阻力应一致,否则研磨隔圈,直至感觉内、外圈阻力一致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