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导生看电影需要注意哪些***?
1、主题
主题是电影的,是整个电影故事想讲的道理,也是真正打动观众的心的东西,类似小时候上语文课经常要写的中心思想,通过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怎样的思想内容,这个思想内容就是主题,比如说“三个和尚”的故事!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个故事表达的是人要懂得合作互利的道理,这就是此故事的主题!总之,在看电影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其主题,一部有主题的电影才是有的电影。
2、主角
一部电影的主角谁都能轻易判断出来我们看电影时需要留意下面三点就好
(1)主角的弱点
(2)主角的障碍
(3)主角的目标
就是说,看完一部电影,你应该能够很轻松地把整个故事归纳成简单的一句话,即一个具有怎样特征怎样身份的人(弱点)必须克服什么(障碍)去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目标)。
3、节奏
节奏就好象电影的呼吸,太快了会喘不过气,太慢了会昏昏欲睡!
好的节奏应该是张驰有道且严谨紧凑,没有一个无用的场景和对白,没有一分钟的浪费情节。大家看电影的时候要多体会其节奏,尤其是好电影,看多了自然会体会到其中的妙趣。
4、结构
好莱坞系列电影目前普遍应用的,仍是以三段式结构为主,这种结构尤其适合电影剧本写作的初学者!
段
交待主角及其背景,并设立目标!
第二段
主角与困难做斗争,但被击败,达到点!
第三段
主角反击并取得后胜利
故事的发展是被主角的内需及外需来驱动的,当你的主角的弱点、障碍和目标地结成一体,故事的发展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结构也就自然成形了。死板地把故事的发展生硬地往结构上套,只会让故事缺乏生命力。

编导***老师给大家总结出几条选片和观影的标准并推荐几部的影片,说与大家听。
一,结合文学原作,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
推荐理由:
自电影诞生时起,就有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传统,但文学语言不等同于电影语言,由文学到电影,需要一种“翻译”。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导演是怎么翻译一部文学作品的?电影与原著有何不同?为什么?
推荐影片:
《霸王别姬》《活着》《芳华》《罗生门》《理智与情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雾都孤儿》
二、奥斯卡影片
相对于欧洲某些电影奖项(如戛纳)的阳春白雪,精英路线,奥斯卡奖更加亲民。奥斯卡的获奖影片往往面面俱到,不走极端,刨除对奥斯卡的一些诟病,奥斯卡影片的确是电影初学者入门的教材,需要重视。
推荐影片:《阿甘正传》《老无所依》《平民窟的百万富翁》《沉默的羔羊》《末代皇帝》《卡萨布兰卡》
三、在剧作上颇具建树的影片
思考什么是电影的剧作?这其中包含哪些东西?怎样在影片中体现的?能找到电影剧本,对照观看。
推荐影片:《低俗小说》《阳光灿烂的日子》《疯狂的石头》《无间道》《一条名叫旺达的鱼》
四,看在艺考年上映的院线影片
类似于考政治要背时政常识,紧跟院线上片的步伐,是必修课。例如考试的时候很多院校都让考生谈谈《绿皮书》、《流浪地球》等刚刚上映的热门电影。
推荐影片:《何以为家》《调音师》《哪吒之魔童降世》《地久天长》《家族》
故事创作的考题多种多样,总结往年的艺考考题,我们总结出以下三类。
,命题类,这类考查形式给定题目,一般对内容没有要求。
第二,续写类,这类考查形式,一般会给出故事的开头,有时也会给出中间某个段落、某个情节, 然后考生要按照要求进行续写,这种考查方式比较开放。 会让考生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与空间。
第三类,词组类,这类考查形式,会给出几个词组,让考生根据这几个词语编织成一个故事,这类 考题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组接,整合,以及故事的分层构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