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例如,废热锅炉的利用,大大地改善了工艺系统余热利用,从而将余热变成了人们所需要的热、功、电。
由于发明了连铸技术,则可直接利用钢水进行轧制,不仅减少了加热能的消耗,同时还减少了冷却过程中的余热。
一般情况下,余热余能既可能是由高位?损失引起,也可能是由低位的热损失引起。
一个不重视余热余能项目的地区、单位,则不可能出现能源利用的高水平。总之,余热余能的利用目的在于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千万不能过多的去干涉其范围大小及措施来源。
利用下水道水的显热(低位余热),通过水源热泵使其温度提升,替代锅炉供热,从而以极1少的电能取得较多的热能供人们取暖。
随着发电方式的改变,充分利用了以?损失表现的高位余能,达到了能的合理利用,获得了系统发电效率的提高。

余热余能的利用不仅要重视正常产生的余热余能的利用,更要重视存在大量火用损失场合的余热余能的合理利用。可以使能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
建材行业中,特别是水泥生产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余热。对这部分余热的利用,近年来作出了较突出的成绩。
余热余能是相关过程和需求之中被认为无用的热与能,并非全部都不可被再利用,实际上通过一定的方式仍然可以有效地利用这部分热与能。

余热余能的利用水平与相关时代的科技水平、生活、工作方式密切相关。随着可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今天的余热余能,明天即可能部分的成为理论上的需求。
余热余能与生产工艺、能源利用过程的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伴生于生产工艺、能源利用过程之中。因而,它们的来源品位有高低之分,不能简单地认为只包括低位余热余能。

余热热源:
膨润土生产工序中,有两大废热排放点,首先是压滤工序,每天产生1500吨70℃的废热水直接排放,再者是干燥工序,经旋转闪蒸干燥后,排放的废气温度为90℃,直接排放未加利用。
余热利用场合:
1. 膨润土生产工序前段有一个搅拌工序,需要大量的热水(每天1500吨),这部分热水的加热是由燃气蒸汽锅炉来完成,一般是从常温开始加热,回收后的余热可以用于热水的前期加热。
2. 干燥工序是由燃气热风炉将空气由常温加热至240℃用于干燥,干燥后的废气排放温度为90℃,回收热量可用于热空气的前期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