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作用
碳 (C)
1. 提高刀刃抗变形能力和抗张强度
2. 增强硬度,提高抗磨损能力
铬(Cr)1. 增强硬度,抗张强度和韧性
2. 防磨损和腐蚀
钴(Co)1. 增大硬度和力度,使之可以承受高温淬火
2. 在更复杂的合金中用来加强其他元素的某些个体特性
铜(Cu)1. 增强抗腐蚀能力
2. 增强抗磨损能力
锰(Mn)1. 增大可淬性,抗磨损力和抗张强度
2. 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
3. 大量加入时,增强硬度,但提高脆性
钼(Mo)1. 增强力度,硬度,可淬性和韧性
2. 改善机械加工性和抗腐蚀能力
镍(Ni)1. 增强力度,硬度和抗腐蚀能力
磷(P)1. 增强力度,机械加工性和硬度
2. 浓度过大时易脆裂
硅(Si)1. 增强延展性
2. 增大抗张强度
3. 从熔化的金属中以分离氧化和分离汽化作用带走氧
硫(S)1. 少量使用可改善机械加工性
钨(W)1. 增大力度,硬度和韧性
钒(V)1. 增大力度,硬度和抗震能力
2. 防止产生颗粒



标识方法编辑
编号和表示方法
①用国际化学元素符号和本国的符号来表示化学成份,用阿拉伯字母来表示成份含量:
如:中国、俄国 12CrNi3A
②用固***数数字来表示钢类系列或数字;如:美国、日本、300系、400系、200系;
③用拉丁字母和顺序组成序号,只表示用途。
我国的编号规则
①采用元素符号
②用途、汉语拼音,平炉钢:P、 沸腾钢:F、 镇钢:B、甲类钢:A、T8:特8、
GCr15:滚珠
◆合结、弹簧钢,如:20CrMnTi 60SiMn、(用万分之几表示C含量)
◆不锈钢、合金工具钢(用千分之几表示C含量),如:1Cr18Ni9 千分之一(即
0.1%C),不锈 C≤0.08% 如0Cr18Ni9,超低碳C≤0.03% 如0Cr17Ni13Mo
密度编辑
400”系列的密度: 7.75
304、321、304L、202、201 的密度 7.93310s、309s、316L、316 的密度 7.98
分类编辑
按厚度
(1)薄板(0.2mm-4mm) (2)中板(4mm-20mm) (3)厚板(20mm-60mm) (4)特厚板(60-115mm)
按生产方法
(1)热轧钢板(2)冷轧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