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山市武术影视学校高中部学科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以湖北省课程改革为契机,构建尊重差异、提供选择、整体提升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主动地发展。武术本为技击之术,在训练中必须使受训者具有顽强不屈的竞争精神--散打的应变能力,较技时的勇猛善战,以及经得起挫折和失败等,这些基本精神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对青少年尤为重要,而这又是其他诸多方法所不能替代的。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乐于实践、发展。
高中部以“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希望”为办学理念,以“文武、尊重差异、提供选择、整体提升”为指导思想,展开课程资源建设。利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课程,夯实学生***成才的基础;实行拓展型课程,提供广泛的不同发展方向的科目群组,以满足不同层面、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开展探究型课程,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力量锻炼的***上,已不是单纯的负重、持重和耐力的增强,而是可以训练出多种发力形式,如刚力、柔力等。
武术是民族的特色传统文化,其突出特点就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把“德”提到至高地位,主张以“德”教化天下。它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繁衍、发展,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竞技,是瞬间艺术,以竞技方式所展示的武术,形而下、不能体现武术的杀伤性所带来的震慑力。这种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有利于青少年德育的发展。
未习武先习德。青少年儿童天性活泼好动,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力。意志品质是意志的具体表现。而武术练习是对学习者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培养。中国武学文化的代表作如《孙子兵法》,它从用兵之道到天时、地理,对将帅的要求、将帅的作用及建制、军事法制、战略***、后勤等均有深刻的论述。当面对艰难、困苦和遭受自我极限的挑战时,学员可能产生放弃训练、退缩和逃避的念头。这时一定要用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杂念,必须要学会坚定、忍耐和不屈不饶的精神,战胜自身懒惰。武术以它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着孩子。孩子在充满欢乐、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乐观向上、勇敢、自信、有自制力的优良品质。武术对儿童的身心发育、个性形成、自信心的培养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