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公元前475-前221)时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的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的由来。
贵州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传统音乐舞蹈丰富多彩
音乐
贵州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传统音乐舞蹈丰富多彩。贵州各民族音乐不仅类别多,而且各具特色。“飞歌” 是苗族音乐中颇富特色的体裁,堪称苗族歌唱艺术的瑰宝。其他的如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仡佬族、彝族、瑶族、壮族、白族等民族也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形式,丰富了贵州的音乐文化宝库。其乐器主要有直箫、竹笛、口弦、芦笙、葫芦琴、姊妹箫等。
贵州少数民族戏剧,有巫术色彩较浓的傩戏
戏剧
在贵州这片多民族居住的土地上,有许多***艺术表演团体,黔剧是贵州家乡剧,全省人民非常喜爱,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大型歌舞剧《蔓萝花》等曾被拍成戏曲影片,还有花灯剧《七妹与蛇郎》等也享誉省内外。贵州省各地活跃着4000多个业余艺术表演团体。其中有芦笙队、唢呐队、歌舞队、杂技队、八音队, 还有花灯队、地戏队、傩堂戏班、布依戏班等。他们的节目和剧目大多自编自演, 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热情支持, 还得到外国朋友的欢迎。
贵州少数民族戏剧, 有巫术色彩较浓的傩戏, 有从汉族中移植过来的花灯戏, 还有综合性较强的布依戏和侗戏。
饮食文化贵州酸菜,贵州民族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
饮食文化
贵州酸菜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民族大省,贵州民族菜是中国黔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境内49个民族在与自然界斗争谋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积聚地方民族个性的特色菜肴。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云贵高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污染,是一个特有的绿色植物王国。在远离都市,依山傍水的少数民族地区,漫山遍野的山珍、河鲜野蔬为贵州民族菜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