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供应链为什么需要重做一遍?
先来做个背景介绍。
人们对服装的需求是极其个性化的,没有一个人希望与别人撞衫,因此服装业从前端零售到后端供应链都极其分散。但服装业规模巨大(中国服装纺织协会测算,2018 年中国服装销售总额 3.08 万亿),有一些企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规模,***终长成了大块头。
因此服装业慢慢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大品牌 整合供应链阵营,另一个是中小品牌 松散供应链阵营。
服装业很奇葩,大品牌也很难大者恒大,一不小心就容易因库存积压而掉队,但也有一批企业近年来一路高歌。
2019 年,安踏 (HK:02020) 股价上涨一倍,市值一度超过 2000 亿港币,坐稳国产服装品牌一哥;曾经的一哥李宁 (HK:02331) 走出一个的倒 U 型曲线,股价一年翻了 3 倍;一家度原本不太高的服装供应链企业申洲国际 (HK:02313),2017 年中之后股价便开始进入快速上升通道,2019 年其市值一度超过 1700 亿港币,这家服装业的隐形巨头开始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
这些成功的大品牌渐渐打造了自己专属的供应链,从原材料到成衣加工实行高度纵向一体化的整合。据陈建志透露,年营收超过 30 亿元的品牌差不多就算大品牌,已经有能力搭建自己专属的供应链。但完成整合的大品牌仍是少数,从销售额看目前国内没有一个品牌的市占率能超过 2%,而大品牌总体市占率不足 30%,剩下的 70% 都是中小品牌。
这些中小品牌因为在下游没有足够的销量规模,因此不可能搭建自己专属的供应链,只能和其它品牌共用供应链。当下科技圈热议的服装供应链值得再做一遍,指的就是中小品牌阵营的供应链产业(下文讲服装供应链,就是特指中小品牌的供应链)。
中小品牌销售额大概 2.1 万亿元(3.08万亿*0.7),除以其平均 2-2.5 倍的加价率(出厂价到零售价),中小品牌的供应链产业规模大概在 8 千至 1 万亿元。
阿里其实一直有雄心打造完整的服装供应链(其实不只是服装,而是所有品类),旗下既有大淘宝(淘宝、天猫、聚划算等)这个 C 系电商出口,还有 1688 这个 B 系电商入口,理论上涵盖了成衣加工厂到终端消费者的全链条。
但阿里想吃下服装供应链时,却发现自己的传统优势在此无效。
电商的本质特征是“短平快”,供需双方都是围绕存量现货在交易,商家卖的就是标注出来的库存量,如果卖完了能续上就接着卖,如果续不上就下架,交付的环节也仅是出库到收货这一段,整个交易闭环相对容易实现,过程的标准化相对容易统一。
但供应链不同,供应链是要讲协同的。以服装业为例,从纱到布,从布到成衣,以及后续的成衣批发与零售,期间不是一层交易,而是多层交易,且交易之间层层嵌套有极强的协同性和计划性。比如一种布料供应中断就有可能导致一批成衣无法生产,从而导致无数终端因缺货而损失交易机会。
因此要完成服装产业互联网大闭环,平台要解决的并非一个交易,而是一连串的交易。
终端信息“准确”“及时”传递到品牌商
服装业的“牛鞭效应”很大程度是由于信息从终客户通过零售商向品牌商、生产商传递过程,无法实现准确、及时共享,使需求预测信息逐级扭曲放大而形成。 网络技术使信息分享变得实时、可靠且费用低廉。通过销售终端系统、射频识别标签、条形码扫描器和自动识别的应用,信息可以直接从源头获取。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型分操作系统、软件系统和操作系统三部分(如图三)。
图三:基于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模型
国外很多品牌商已使用基于互联网的管理信息系统。以ZARA为例:遍及各地的ZARA各门店把销售信息每天汇总发往总部,同时依据当前门店库存和当周销售状况每周两次向总部发出补货订单。总部依据各门店的销售量和补货订单信息,可以分析判断各种产品是否畅销。一旦分析显示有产品滞销,时间取消原定生产计划;如果产品畅销,则安排预留的冗余产能迅速追加生产、快速补货,抓住销售时机。如此快速实时的应对,没有可靠的信息系统是无法想象的。
国内服装业从运营模式来看,品牌商基本不负责生产过程及销售终端,对产业链上合作商信息控制更加困难,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共享是大势所趋。 可喜的是,信息化已经在国内服装企业逐渐展开,象EPR系统、零售商管理库存(RMI)及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等系统已经被应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信息系统的整合,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使经营者能更加关注信息的内涵以及运用信息做出更好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