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样处理碳酸钙
其一、碳酸钙表面亲水疏油,以至在高聚物中分散性差;
其二、碳酸钙对高聚物不能相互吸引,致使补强性几乎没有,还会导致某些性能下降。
因此,如果提升碳酸钙质量档次,就必须要设法改变碳酸钙颗粒表面性质,即表面疏水性处理和活化处理。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改善分散性,后者提高补强性。疏水化并不等于活性化,而要活性化,则必须疏水化。
终产品是疏水处理还是更进一步进行活化处理,应当视其用途而定,碳酸钙的表面处理, 就是要把偶联剂(活性剂)、分散剂涂覆到碳酸钙粒子的表面。
表面处理有两种方法,干法处理和湿法处理
干法处理,就是干燥的轻钙加入到高速搅拌机中,然后边搅拌边滴加表面处理剂并加热,将表理处理剂包覆到碳酸钙粒子表面。因干法工艺是简单机械涂覆,涂覆不均匀的问题难以克服,因此中产品不用此法。
湿法处理,就是在碳化完成前或碳化完成后将制备好的表面处理剂加入到氢氧化钙或碳酸钙悬浮液中,在搅拌的作用下,表面处理剂瞬间包覆到碳酸钙粒子表面,完成表面处理过程。为了提高装置的生产能力,在碳化工序后增设活化槽,将碳化完成后的碳酸钙悬浮液送入活化槽,在此槽内进行表面处理。此前应在活化剂制备槽内将活化剂进行处理,制成乳液。碳酸钙可作补钙剂:吸收率可达39%,仅次于果酸钙可溶于胃酸,已成为剂型***多、应用***多的补钙剂。
CaCO?=高温=CaO CO?↑
CaO H?O==Ca(OH)?
Ca(OH)? CO?==CaCO?↓ H?O
包装:麻布袋或塑料袋包装。每袋净重50公斤或25公斤。
储运注意事项:储于干燥处。避免 与酸类物质接触。运输中应小心,不得散包。注意防潮。
粉体粒径分类
碳酸钙产品是一种粉体,根据碳酸钙粉体平均粒径(d)的大小,可以将碳酸钙分为微粒碳酸钙(dgt;5μm)、微粉碳酸钙(1μmlt;dlt;5μm)、微细碳酸钙(0.1μmlt;d≤1μm)、超细碳酸钙(0.02μmlt;d≤0.1μm)和超微细碳酸钙(d≤0.02μm)。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在建筑方面涂料已大量用水性涂料,由于碳酸钙是白色又亲水,价格又便宜,所以获应用。
微观排列分类
根据组成碳酸钙的原子和离子的排列是否有规律,可以将碳酸钙分为晶体碳酸钙和非晶体碳酸钙。
胶体碳酸钙(活化碳酸钙)
calcium carbonate,activeated
分子式CaCO?分子量100.09
又称改性碳酸钙、表面处理碳酸钙、胶质碳酸钙或白艳华,简称活钙,是用表面改性剂对轻质碳酸钙或重钙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而制得。由于经表面改性剂改性后的碳酸钙一般都具有补强作用,即所谓的“活性”,所以习惯上把改性碳酸钙都称为活性碳酸钙。
1.一种纳米活性碳酸钙的工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 Ca(OH)2的悬浮液,通入含有CO2的气体,碳化至碳化率达5~40%,加入晶型调节剂,继续碳化至pH为8.0~9.0,加入表面电荷及空间位阻调节剂,继续碳化至pH为6~7.5,生成纳米级的立方形碳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