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技术的原理
3D打印技术并不是新的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出现在世人面前,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完善,3D打印机逐步简化为桌面级,这种转化,让普通消费者也能感受到3D打印技术的魅力。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简单点说,就是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
3d打印模型文件格式stl格式
stl文件格式简单,只能描述三维物体的几何信息,不支持颜色材质等信息,是计算机图形学处理CG,数字几何处理如CAD, 数字几何工业应用, 如三维打印机支持的常见文件格式。
表面的三角剖分之后造成3D模型呈现多面体状。输出STL档案的参数选用会影响到成型质量的良莠。所以如果STL档案属于粗糙的或是呈现多面体状,您将会在模型上看到真实的反应。stl现已成为CAD/CAM系统接口文件格式的工业标准之一,绝大多数造型系统能支持并生成此种格式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