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应用的工艺是两级闪蒸之后进行混凝沉降,工艺流程如图2
国内应用的工艺是两级闪蒸之后进行混凝沉降,工艺流程如图2-1。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采用两级闪蒸除去GSP煤气化黑水中的可溶性气体,闪蒸后的灰水则送入沉降槽,加入少量絮凝剂(如聚氯化铝或PAM)以加速灰水中细渣的絮凝沉降。沉降槽下部沉降物经压滤机滤出并压制成渣饼。沉降槽上部的清水进入缓冲罐进而返回激冷室循环利用。
据介绍,还有不少煤化工企业对待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回用、近零排放等方面存在被动应付的想法。一些企业在总结汇报中自称污水实现了零排放,而实际具体处理工艺、回用去向说不清道不明,经不住推敲。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监管手段,企业实际的污水处理效果、中水回用率及单位产品水耗难以掌握,情况堪忧。 另外,蒸发塘污染腾格里沙漠问题也成了众矢之的。在我国蒸发量大的西北地区,利用太阳能,将污水进行自然蒸发浓缩,可大大节约企业建设蒸发装置的***和运行成本。当初设置蒸发塘的目的,是为了接纳低化学需氧量、高盐分的污水。对于***大、效益偏低的煤化工项目,蒸发塘的设置为企业低成本处理高盐污水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遗憾的是,一些企业错误地把蒸发塘当作污水暂存池、事故池,将大量高浓污水直接排入,有的甚至造成了环境污染事故,完全违背了***批准建设蒸发塘的初衷。一些地方***因此一刀切地取缔了蒸发塘,要求企业做到污水零排放。但蒸发塘出现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错不在蒸发塘本身,监控监管不到位、政策不配套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煤化工的污水处理问题实际上还是一个投入的问题。如果要将污水处理得很干净,实现近零排放,就得有投入。现在***对煤化工的环保要求提高了,但一些在建和已建成的项目都是按照过去的要求建设的,如果按新的标准肯定都不达标。如果企业不达标,让其再增加设施,就得花钱,这样企业的经济效益会受到一定影响。现在煤化工的经济效益已因油价的下跌受到很大影响,如果再让企业花钱做零排放或近零排放,难度很大。除非由***主导,地方***提出强制性的要求,或给予企业一些政策性补贴,企业的负担才可能会小一些。但如果纯粹让企业去做,本来煤化工的效益就不好,再让花钱,企业就失去了驱动力。另外,没有强制性让企业做,而且做起来代价又比较高,减排推动起来会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