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水花苗个体小,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差,对敌害的抵御能力弱,培育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将水花苗专塘培育,既用池塘数量少,减少清塘消毒及防止敌害,进行精细管理,有利于提高泥鳅苗的成活率,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培育成本。适当的补充一些饲料(粉料),经过前期培肥,池塘里会有一些天然饵料,但还是要补充一些饲料让泥鳅苗尽快适应人工喂料。当泥鳅苗达3-4厘米以后,泥鳅苗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大大增强,再分塘饲养。这样可以保证商品养殖池塘苗数量,避免空塘现象,对确***殖产量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泥鳅苗水花苗由于个体小,培育方法与其它鱼苗有所不同,需要池塘有丰富的小球藻、轮虫等浮游生物。这些细小到肉眼都不能看见的微藻,才符合泥鳅苗采食需要,这是提高泥鳅苗成活率的关键。
在投放泥鳅苗之前的培水,及投苗后的稳水、投饵及调水环节中,有一种微生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就是光合细jun,具体现在三个方面。
蜻蜓幼虫的杀灭
蜻蜓幼虫,对泥鳅小苗影响也颇大,一般在下泥鳅水花苗前3天左右可用一次蜻蜓克星,对其进行杀灭。因蜻蜓幼虫发展快速,如后期塘中再次发现,可在泥鳅小苗长到三厘米以上,再使用一次。
培肥水质
养殖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下苗的规格,如是泥鳅开口苗,下苗前培肥水质,对存活,长势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是养殖户放的苗是泥鳅寸苗,那还好一点,可以在下苗后慢慢的再培肥水体,培肥方法可采用豆浆,生物肥等。
物美价廉只是一种营销手段,从古至今都是一分钱一分货,再美的语言也弥补不了质量的缺陷。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当水温达18度左右时,就可以投放泥鳅苗开展养殖了。泥鳅养殖总投入中,苗种投入是整个养殖占比很上的一部分,大部分投入是养殖后的饲料和管理上。如果泥鳅苗的质量保证不了,后期的工作和效果将大大折扣,千万别因小失大。
很多泥鳅养殖户都有这样的经历,泥鳅苗投放后,前几天都还好好的,慢慢地在池塘能看到的泥鳅苗却越来越少,有的甚至一条都没有了,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泥鳅苗也有“偷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