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液该怎么存放和使用?
1、切削液的使用方法:
日常使用浓度不大于5%,即5公斤以下本产品加95公斤左右的普通自来水混合使用。根据使用的条件不同,使用浓度可在1%-5%;粗加工浓度低些,使用浓度可在1%-3%。(特殊工艺和有特殊要求的材料除外)
2、切削液存放的注意事项:
应避光、避热、避潮室内存放;
理想存放温度为4-30摄氏度;
存放的油品需保持桶身清洁,标识清晰;
保持仓库地面清洁,方便及时发现油品泄漏;
油品出库时,应遵循先入先出;
切削液不易与其他油品混用;切削液换新液时,应将原来的液体清理干净再换新液。
精加工时怎么选择切削液?
精加工时应考虑切削速度的变化,从而选用不同性能的金属切削液。精加工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要求较高,还要考虑刀材质、工件材料和加工方式。
用于高速刚刀具精车或精铣碳素刚工件时,切削液应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良好的润滑性能和一定的冷却性能。在较低的切削速度(小于10m/mim)下,由于在切过程中主要是机械磨损,因此要求切削液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和一定的流动性,使切削液能快地透到切区域,减少摩擦和粘接,***切屑瘤和鳞刺,从而提高工件的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提高刀具的寿命,此时应选用10%~15%的乳化液或10%~20%的极压乳化液。
用硬质合金刀具精加工碳素刚工件时,可以不用切削液,也可用10%-25%的乳化液或10%~20%的极压乳化液。
精加工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工件时,为了得到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值和较高的度,可选用10%~20%的乳化液、煤油。
精加工铸铁时,可选用7%~10%的乳化液或煤油,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
全合成切削液有什么注意事项?
选择全合成切削液,除了通常需要考虑的润滑性能等因素,还需务必注意以下几方面:
1、对涂层的影响
这包括机床表面和工件表面的涂层。可采用浸没法测试切削液对漆膜的影响,确认不会有软化、鼓包、剥落等现象。不同的涂层类型和涂层方法对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实验室模拟试验尽可能接近实际情况,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2、异种金属的影响
有些机床可以同时加工不同的材料,如铜、铁、铝零件在一台机床上加工。此时,几种不同的金属会积聚在液舱中,不同的金属离子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铜离子会加速铝的腐蚀,腐蚀过程也会影响切削液。
切削液中易溶出大量金属离子,性能较差。模拟试验应在实验室进行。不同种类的金属屑应混合在一起浸泡。观察期为1-3个月,应根据稀释剂外观的变化进行选择。
虽然可以选择颜色变化蕞小的产品,但应及时清除液罐内的金属屑,以延长稀释剂的使用寿命。
切削液的历史
人类使用切削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们在磨制石器、铜器和铁器时,就知道浇水可以提高校率和质量。在古罗马时代,车削活塞泵的铸件时就使用橄榄油,16世纪使用牛脂和水溶剂来抛光金属盔甲。从1775年英国的约翰·威尔金森(J.Wilkinson)为了加工瓦特蒸汽机的汽缸而研制成功镗床开始,伴随出现了水和油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应用。到1860年经历了漫长发展后,车、铣、刨、磨、齿轮加工和螺纹加工等各种机床相继出现,也标志着切削液开始较大规模的应用。
19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就已首***行了切削液的评价工作。
随着人们对切削液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发现在切削区域中注入油剂能获得良好的加工表面。蕞早,人们采用动植物油来作为切削液,但动植物油易变质,使用周期短。20世纪初,人们开始从源油中提炼润滑油,并发明了各种性能优异的润滑添加剂。
刀具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切削液的发展,1898年发明了高速钢,切削速度较前提高2~4倍。1927年德国首先研制出硬质合金,切削速度比高速钢又提高2~5倍。随着切削温度的不断提高,油基切削液的冷却性能已不能完全满足切削要求,这时人们又开始重新重视水基切削液的优点。
随着***制造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对切削液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必将推动切削液技术向更高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