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3.dns4.cn/heropic/264644/p1/20200417111343_7744_zs_sy.jpg)
![](http://img3.dns4.cn/heropic/264644/p1/20190510154638_8431_zs_sy.jpg)
![](http://img3.dns4.cn/heropic/264644/p1/20190510154639_3111_zs_sy.jpg)
![](http://img3.dns4.cn/heropic/264644/p1/20190510154641_1675_zs_sy.jpg)
![](http://img3.dns4.cn/heropic/264644/p1/20190510154638_4531_zs_sy.jpg)
![](http://img3.dns4.cn/heropic/264644/p1/20190510154640_3251_zs_sy.jpg)
【技术保护点】
六级压榨榨油机榨圈,由自榨油机进料端至出料端依次设置的一级榨圈结构、二级榨圈结构、三级榨圈结构、四级榨圈结构、五级榨圈结构和六级榨圈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榨圈结构包括沿远离榨油机进料端方向依次设置的一级榨圈、一级第二榨圈、一级第三榨圈、一级第四榨圈、一级第五榨圈和一级第六榨圈,所述一级榨圈的宽度小于所述一级第六榨圈的宽度,所述一级第二榨圈的宽度小于一级榨圈的宽度,所述一级第三榨圈、一级第四榨圈、一级第五榨圈的宽度小于一级第二榨圈的宽度;所述一级第三榨圈、一级第四榨圈与一级第五榨圈的宽度相等。
![](http://img3.dns4.cn/pic/264644/p4/20190222102341_3179_zs_sy.jpg)
控制油料籽入榨时的水分和温度油料籽入榨前的水分和温度、特别是水分,对压榨效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水分过高、过低都不能使榨膛形成正常的压力,也不可能取得理想的压榨效果。
在榨油时,油料籽入榨时的水分通常是凭用户的经验来判断。这里以油菜籽为例,介绍一般的判断水分的办法,供参考:
①看菜籽
用手指甲挤菜籽,有响声并分成两瓣、有油迹,说明水分合适;挤压成扁平状为水分过高;挤压成粉末状为水分过低。也可以用两块小木板轻轻搓挤菜籽,如果壳仁分开为水分合适;壳仁不能分开为水分过高;成粉末状为水分过低。
②看出油
出油流畅、油色清亮,说明水分合适;油色浅、泡沫多、出油不流畅,说明水分过高;油色深而浑浊、粉状渣增多,说明水分过低。
③看出饼
出饼成片状,略有弹性,冷却后,折断声脆,断口处强度好、类似锯齿,手捏不粘,内面光滑,外面有裂纹,表面不带油迹,说明水分合适;出饼软而无力,成大片状,不易折断,表面带油渍,闻时有生味,说明水份过高;出饼酥松,或成粉末状,有焦糊味,在出饼圈处出现放炮、冒烟现象,说明水份过低。
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制油工艺技术及榨油机性能后,才能***操作。
2、严禁金属或其它硬物进入榨膛。不准用金属棍捅进料口。
3、榨螺轴卡阻时,未排除故障,不准强行启动,更不准开反车倒料,以免造成机件的损坏和其他事故。
4、注意操作与安全生产,榨出的饼粕应摊凉到 40℃以下,才能堆积和包装,以防自燃。
5、使用中突然停电超过 5 分钟时,必须抽出榨螺轴,清理榨膛装配好后方可重新起动运行。
6、禁止用大功率的电动机来带动榨油机。
7、机器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8、凡与芯轴装配有关的零件,其螺纹全为反牙螺纹(左旋) 。
主要油料的压榨方法
(一)花生仁的压榨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花生仁——清理——破碎——轧胚——蒸炒——压榨
操作说明:花生仁属于含油较高的油料,含油率高达 40-50%。清杂时用规格 10 目/ 英寸的筛网筛选, 使其含杂质不超过 0.1%,再经破碎机破碎,破碎程度达 4-6 瓣,再经轧胚机轧胚, 然后进入蒸炒锅, 进炒锅应加 8-10%的水。蒸炒使其水份含量达 1-2%,温度达 120-130 度方可进榨油机进行压榨。
注:若无破碎和轧胚设备时,也可将筛选好的花生仁放在平底炒锅或
滚筒炒锅内炒(滚筒炒锅可加入水 4-6%,平底炒锅可加水 8-10%),炒至花生仁内部达到浅***,温度达110-150度时,便可以出锅入榨。压榨花生仁时容易出现的问题:
1、压榨时出现跑渣现象,压榨花生仁出现跑渣主要是油料太干, 含水份低。其处理办法与大豆相同,若是跑渣属于榨油机问题,则可以根据上述所情况,将榨油机进行调整,以达到压榨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