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饭烧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堆生菜,经过烹、炸、炊、闷后,变成一盘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除了离不开掌勺人的手艺外,其中也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中国调味料开发、应用历史之久,品种之多,应用之广均居世界首位。如烹调,调味品的添加顺序是有先后的,而不是凭操作者的兴趣,否则,色、香、味都会有所影响。调味品的添加顺序是以渗透力强弱的尺度的。渗透力强的后强。炒菜时,应先加糖,随后是食1盐、醋、酱油,后是味精。如果顺序颠倒,先1放了食1盐,便会阻碍糖的扩散,因食1盐有脱水作用,会促使蛋白质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发硬且有韧性,糖的甜味渗入很困难。还有个别原则,是没有香味的调料(如食1盐、糖等)可在烹调中长时间受热,而有香味的调料不可以,以免香味逃逸,味精的主要成分分为谷氨酸钠,受不了烹调的高温,只能在后加入。
杀菌干燥快速保存食品风味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微波设备可有效促进粉状调味品产业发展——访南京亚泰微波能技术研究所陈金传所长
在粉状调味品生产中,微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不少调味品企业反映:用微波杀菌和干燥的效果不理想;粉状调味品结块;产品被烤焦。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特地采访了南京亚泰微波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有突出贡献的微波技术***、教1授级高1级工程师陈金传。趋势由“吃饱”向“吃好”发展,口味由“有味”向“好味”发展,中高1档调味品市场容量在进一步扩大。陈金传所长称,在粉状调味品的杀菌和干燥过程中,准确掌握微波特性、科学选用微波设备,完全可提高调味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产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率,将有效促进调味品产业的发展。
鸡精中含40%的味精
虽然大部分鸡精的包装上都写着“用肥鸡制成”、“真正鸡肉制成”,但它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主要是由鸡肉、鸡骨或其浓缩抽提物做成的天然调味品。各种调味品基本上都有自己特定的呈味成份,这与其化学成份的性质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化学成份,可以引起不同的味觉。它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味精(谷氨酸纳)和盐。其中,味精占到总成分的40%左右,另外还有糖、鸡肉或鸡骨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精、淀粉等物质复合而成。
鸡精的味道之所以很鲜,主要还是其中味精的作用。另外,肌苷酸、鸟苷酸都是助鲜剂,也具有调味的***,而且它们和谷氨酸钠结合,能让鸡精的鲜味更柔和,口感更圆润、丰满,且香味更浓郁。由于多味调料混在一起,各种味道相互起到互补、完善的作用,合成真正色、香、味俱全的调味料。至于鸡精中逼真的鸡肉味道,主要来自于鸡肉、鸡骨粉,它们是从新鲜的鸡肉和鸡骨中提炼出来的。鸡味香精的使用也可以使鸡精的“鸡味”变浓;淀粉的作用则是使鸡精呈颗粒状或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