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气处理设备催化燃烧法
废气处理设备催化燃烧法便是先将蓄热体加热后,再通入氛围,并将氛围加热到高温,送入炉内与烟气混淆后,再与燃料混淆燃烧,通常高温氛围温度大于1000℃。蓄热燃烧,蓄热室必须是成对的,经过一个周期反应后,通过换向阀,使两个蓄热室作用互换。可以大概在水平上接纳高温烟气的显热,即实现了极限余热接纳。通过构造贫氧状态下的燃烧,高温热力氮氧化物NOx的大量生产。在现实应用中,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催化燃烧废气处理技术是废气先通过预处理,去除绝大部门的粉尘和颗粒状物质和油膏等,然后将废气引入阻。再送入浓缩体系,将氛围与废气分散,废气部门进入下一步处理工序,氛围部门进入排放口排放;废气经过蓄热体系,使废气到达起燃温度落伍入催化室,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燃烧。
有机废气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焚烧法、生物法等处理技术
有机废气主要有吸收法、吸附法、焚烧法、生物法等处理技术。吸收法是利用有机气体水溶性的特性,且添加次或等氧化剂,将有机废气中的有机气体去除。此方法因添加氧化剂不但处理成本增加,且易形成二次污染,故吸收法未得到普遍应用。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分解成无害物质。生物处理法运行费用低,二次污染小,但处理条件严、持续时间长,占地面积大,故实际应用较少。焚烧法是利用高温焚烧过程将有机废气转换成CO2与H2O,根据废气的焚烧温度可分为750摄氏度-850摄氏度的焚烧化与350摄氏度~450摄氏度触媒焚化二类,因触媒式易造成触媒毒化,故很少采用这种方法。吸附法是利用高孔隙率、高表面积的吸附剂,将废气中的有机气体分子分离,而净化有机废气。适用于集成电路产业的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有吸附法和焚烧法。
高温烧结催化剂反应温度过高
催化剂高温烧结
催化剂反应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烧结(粒子变大),催化剂比表面下降、过渡金属氧化物之间的固相反应,及其相变的发生,这些均为导致催化剂活性的下降,因此在使用过程应避免催化剂的高温冲击。相比之下,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较高,而稀土-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较低。催化剂使用温度与催化剂性能有关。
【废气治理】【有机废气处理】
气流和温度均匀分布。要使通过催化剂表面的气流和温度分布均匀,并保证火焰不直接接触催化剂表面,燃烧室必需具有足够的长度和空间。催化燃烧装置应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炉体一般用钢结构的外壳内衬耐火材料,或用双层夹墙结构。
便于清洗和更换。催化剂反应器一般应设计成装卸方便的模屉结构,便于清洗和更换催化剂载体。
辅助燃料和助燃。催化燃烧一般采用作辅助燃料,也可用燃料油、电加热等作辅助燃料。助燃一般用净化后的气体,如果净化后的气体不能作为助燃,则应引入空气助燃。
较高的转化速度。由于催化燃烧为不可逆的放热反应,所以,无论反应进行到什么阶段,都应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以获得较高的转化速度。但操作温度往往受某些条件的限制,如催化剂的耐热温度、高温材料的获得,热能的供应,以及是否伴有副反应等。因而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
【废气治理】有机废气处理
【废气治理】【有机废气处理】【废气处理】【废气处理设备】
催化燃烧中,与直接燃烧相比催化剂的存在使有机物在热***时仅需更少的保留时间和更低的温度,催化浓度范围广,几乎可以处理所有的烃有机废气及恶臭气体,净化率一般都在95%以上,催化剂的种类按活性成分不同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催化剂
Pt、Pa、Ru等对烃类及其衍生物的氧化都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适用范围广、催化剂寿命长、便于回收,因次在处理有机废气中较为常用。
施春苗等用乙二醇二蒸气和蒸气作为催燃烧气,探究了3种不同钯-镍合金负载型催化剂对有机废气催化燃烧效果的影响,并用SEM和EDS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钯含量的改变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很大,0.5%和0.8%Pd/Ni合金基燃烧催化剂在210~240℃温度区间可使1600mg/m3的废气和40000mg/m3的乙二醇二废气转化率达95%,具有优良的催化燃烧效果。王筱喃等采用FRIPP自主研发的Pt,Pd催化燃烧催化剂对单组分及多组分关键有机模拟废气进行了催化燃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Pt/Pd催化燃烧催化剂处理的含苯系物有机废气的温度为250℃,床层空速为20000h-1,含苯系物的有机废气的去除率可达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