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渗碳
氮化
目的
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同时保持心部良好的韧性。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提高耐蚀性。
用材
含0.1-0.25%C的低碳钢。碳高则心部韧性降低。为含Cr、Mo、Al、Ti、V的中碳钢。常用方法
气体渗碳法、固体渗碳法、真空渗碳法
气体氮化法、离子氮化法
温度
900~950℃
500~570℃
表面厚度
一般为0.5~2mm不超过0.6~0.7mm用途
广泛用于飞机﹑汽车和拖拉机等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轴﹑凸轮轴等。用于耐磨性、精度要求高的零件及耐热、耐磨及耐蚀件。如仪表的小轴、轻载齿轮及重要的曲轴等。
电泳 ( ED-Electrophoresisdeition )
电泳:用于不锈钢、铝合金等,可使产品呈现各种颜色,并保持金属光泽,同时增强表面性能,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
工艺流程:前处理→电泳→烘干
技术特点:
优点:
2、无金属质感,可配合喷砂、抛光、拉丝等;
4、工艺成熟、可量产。
缺点:掩盖缺陷能力一般,压铸件做电泳对前处理要求较高。
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为了适应耐磨耐高温、耐酸碱腐蚀和高强度、高硬度等特殊要求,人们需要不断开发各种特殊合金材料以满足需求,然而这些合金材料往往成本高昂,而且多数情况下,难以同时满足整体和表面的性能要求。金属材料服役时不可避免的与环境相接处,而与环境真正接触的是金属表面,如各种机械零件和工程构件,甚至体内植入材料等。当金属表面发生***或失效,将严重影响其服役效果和使用寿命。1983年英格兰伯明翰大学汤·贝尔提出表面工程的概念,利用量材料对金属基体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使金属表面得到保护和强化,解决单一材料无法解决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装饰性
金属材料由于本身特性,会随着时间、环境的变化产生锈蚀等变化,失去金属本身的光泽。表面处理可赋予金属材料表面一定的光亮度、色彩度和花纹图案,对金属表面起到美化效果。如激光雕刻、光化学腐蚀、金属压花以及各种表面喷涂等。甚至在一些特殊的金属装备表面可以应用表面处理技术,使其表面有效消除反光或吸收光线以利于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