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
温室基础具有承载主体结构恒载、风载、雪载、隔绝地温等作用。综合考虑温室的结构稳定性,根据施工地土质耐力、地下水位及设计荷载等要求,避免温室不均匀沉降、防止柱子扭曲和剪切变形,温室四周采用240mm钢筋混凝土圈梁,四周砌筑0.5米挡水墙。在温室关键部位合理使用高质量产品,在提高温室性能、可靠性的同时,不会明显提高温室整体造价,大大降低温室使用中的事故,降低日常维护成本。基础埋深至施工地冻土层。温室内部点式***基础采用c25混凝土分部浇筑,基础埋深按实际情况取值大于冻土层厚度,基础面标高详见基础平面图。基础顶部预埋螺栓,与上部钢柱联接。条形基础及***基础上预埋件标高按南北双向找坡3.0‰。
地质资料:本设计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a≥100kPa,施工开槽后必须由甲方、施工单位及当地地质部门一起按有关施工规范验槽,如与设计不符必须通知有关设计人员洽商解决。
开发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温室优化操控软件。
当前我国引入温室的操控体系大多运转费用过高,而自行研发的操控体系缺少相应的优化软件,大多仍运用单因子开关量进行环境因子的调理,而实际上温室内的日射量、气温、地温、湿度及CO2 浓度等环境要素是在相互间互相关联着的环境中对作物的成长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时刻改动和空间改动都很杂乱,当咱们改动某一环境因子经常会把其它环境因子变到一个不适宜的水平上,因而,联系温室内的物理模型,作物的成长模型和温室出产的经济模型,开宣布一套跟我国温室出产现状相适应的环境操控优化软件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侧墙基础也可以采用***基础与条形基础混合使用的方式,两类基础底面可位于同一标高处,也可根据承力情况和作用设置在不同标高处。
自动控制系统
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温室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适合规模化生产,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1﹚透光率高、光照均匀由于承重结构的特点,Venlo型温室屋面采用了透光率很高的玻璃作为采光材料。通过改变温室大棚环境设定目标值,可以自动地进行环境气候调节,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对作物生长状况的改变难以及时做出反应,难以介入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自主开发的大型现代化温室大棚及引进的国外设备都属于这种控制方式。
智能化控制
温室大棚控制技术沿着手动、自动、智能化控制的发展进程,向着越来越***、功能越来越完备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温室大棚环境控制朝着基于作物生长模型、温室大棚综合环境因子分析模型和农业***系统的信息自动采集及智能控制趋势发展。
温室生产以达到调节产期,促进生长发育,防虫害及提高质量、产量等为目的。而温室大棚设施的关键技术是环境控制,该技术的终目标是提高控制与作业精度。
在夏季,由于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热负荷太高,当使用外遮阳系统时,由于阻隔了大部分太阳辐射进入温室。如果和湿帘-风扇系统或空调系统结合使用,能够创造出理想的温湿度环境,减少温室运行成本,节约能源消耗。
与齿条连接的推拉杆通过十字连接带动铝合金活动推杆在幕线上平行移动,铝合金活动推杆拉动幕布一端缓慢展开、收拢,全部展开及收拢后分别触动开、合限位器开关,电机停止,运行
结束。
风机安装在温室东西墙上,共安装14台风机。风机为国产的抗外强风风机,单台风机流量44000m3/h,风机框架及叶片为镀锌钢板压制而成,从各个方面适应温室内湿热的环境。
1、天窗形式 温室间隔屋脊单侧朝东开天窗,有利于温室内空气流通和温度、湿度的调节。
2、天窗面积 每扇天窗宽1m×长2m,面积2m2。
3、天窗开启机构 每扇天窗开启机构有4根φ19铝合金支撑管组成,支撑管一端铰结安装在天窗上,另一端4根支撑管合并为一点铰接安装在推拉杆上,支撑杆随推拉杆的运动而转动,完成天窗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