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JZ—18 三价铬黑色锌钝化剂(单剂)
(适用于碱性镀锌)
一、 特点
1、 单剂产品,操作简单,补加方便;外观可与六价相媲美。
2、消耗量低,每升浓缩液可钝化80—120平米(8号螺帽80—150公斤)。
3、 钝化膜致密黑亮,尤其是在钝化小工件时,膜层刮伤率极小;钝化大面积工件时,能得到均匀黑亮的钝化膜层。
4、开缸浓度范围广,工作液非常稳定,使用寿命长。
5、经配套封闭剂FJQ—997或FJQ—998封闭后,盐雾可达72—96小时。
6、不含六价铬,符合欧盟ROHS标准。
二、操作条件
参数 范围 最佳值
FJZ—18 (ml/L) 100—300 150
温度℃ 室温 室温
PH值 1.4-2.4 1.7—2.0
时间 25—95秒 45秒
搅拌 空气搅拌或晃动零件 空气搅拌或晃动零件
三、 操作说明
1、钝化剂按150ml/L稀释后,其PH值为2.0。
2、如PH高于2.4时会微泛彩,请用磷酸调节(不能用硝酸,否则泛彩).一般每钝化一平米,添加10ml 85%磷酸;但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磷酸的缓冲效应,可每钝化2—3平米添加10 ml磷酸.具体情况视工作条件而定,注意及时调整PH值,PH值高于2.6时,得不到黑色钝化膜。
3、PH值低于1.8时,在钝化35秒后,钝化反应速度较快,会产生大量气泡,这是正常现象,不会影响钝化膜的形成及外观,可适当缩短钝化时间,继续使用,直到PH值自然升高(不能用碱来调节PH值,否则会破坏钝化液的平衡,产生沉淀而使工作液失效)。
4、在钝化一定时间后,工作液颜色会变成淡黄绿色,并有不溶物沉淀。这时因为在钝化膜的产生过程中,部分成膜物质从钝化膜层上脱落而引起,这不影响钝化液的性质,可继续使用。如沉淀量太大时,请过滤后再使用。
5、钝化时根据工件面积的大小选择不同的钝化时间,如钝化时间不足,工件偏棕色。
工件大小 钝化时间
滚镀小工件 如:螺丝、螺帽 35秒
稍大平面件 如:6 x 10cm 50秒
较大平面件 如:13 x 18cm 90秒
6、钝化稍大平面的工件时,可适当提高开缸浓度或延长钝化时间。
四、工作溶液的配制
在钝化槽中加入2/3 体积的去离子水,然后加入计算量的FJZ—16 钝化剂,补加水至所需体积,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五、工艺流程
镀锌 — 水洗 — 出光 — 水洗 — 钝化 — 水洗 — 热水洗 — 甩干 — 烘干(70度10分钟) — 封闭 — 烘干(最好120度30分钟) — 成品入库
六、溶液分析
1、取钝化液20ml于300ml的烧瓶内。
2、用水稀释至100ml。
3、加入2g过硫酸铵和1g硝酸银;煮沸30分钟,静置至室温;
4、加入30ml 0.1N的亚硫酸铁,用0.1N的高锰酸钾滴定,溶液呈粉红色时为滴定终点,记录用量.
5、计算:FJZ—18 (ml/L)=(30—0.1N高锰酸钾的消耗量) x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