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实验室检查
l平面图:人1流物流是否交叉,生产工艺是否交叉;
l一更:换鞋、脱外衣、洗手,感应水龙头、烘手器、门挡及防虫设施,人员进出记录;
l二更:穿衣、口罩、帽子、手消毒,消毒记录;
l风淋:缓冲间或风淋,防同时开启,超过5人设旁通门;
l洁具间: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洁、消毒洁具;
l洗衣间:整衣和晾衣区域,服装的消毒和灭菌设施,工作服管理规定(工作服清洗、消毒和灭菌记录),洗衣设施,衣服和鞋分开洗,不同类服装分别在规定洁净环境中清洗、干燥、整理、保存,用水符合要求;
l工位器具间:;
l以上三室工艺用水要标识(种类、方向),地漏设置要防倒灌、有清洗消毒;
l功能区域间(注塑间、干燥间):注塑间内模具要有单独存放区域并有防护措施,送回风管理和配置的设备需要符合要求,如设置缓冲间或气闸;
l物料入口:风淋或传递窗,净化处理,防门窗同时开启,门窗应该密封;
l成品出口:设置***出口;
l三室:无菌检验室、微生物室、阳性对照室(万级下局部百级,***送风系统,与生产空调分开);
实验室设计基本思路为经济、实用。净化要求级别为万级。实验室设计有一更、二更、风淋和缓冲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采用人1流、物流分开原则,以减少实验污染,保证安全。
A、本布置紧凑、合理,满足了实验室操作和空气洁净度等级要求,同时力求科学性与经济性的原则,考虑实验室要求和发展及运行费用1优。
B、洁净室入口处设置风淋室,能有效清除***所带灰尘,减少洁净室的灰尘量,同时风淋室也起到了气闸的作用,防止不洁净空气由门进入洁净区。
C、洁净室需向室内1供给一定比例的新鲜空气,净化过滤后进入各实验室以补偿排风,保证正压及工作人员需要。
D、风量回风次数采用风量调节阀对不同要求洁净级别的区域进行控制,以及压强梯度的调节,保证气流同“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洁净室不同级别之间压差为≥5pa,洁净室与室外压差为≥10pa。
E、洁净室设紫处灯杀菌装置。
F、传递窗为全不锈钢材质,机械联锁控制,内带灭菌装置。
G、观察窗为密闭洁净窗,门为气密洁净门。
微生物实验室由准备室、灭菌室、无菌室、恒温培养室和普通实验室五部分组成。这些房间的共同特点是地板和墙壁的质地光滑坚硬,仪器和设备的陈设简洁,便于打扫卫生。
***洁净实验室应进行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日常监测一般包 括压差、温度、相对湿度;定期监测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建立洁净环境监 测计划。定期监测内容包括物理参数、非生物活性的空气悬浮粒子和有生物活性 的微生物监测,其中微生物监测包括环境浮游菌和沉降菌监测,及关键的检测台 面、人员操作服表面及 5 指手套等的微生物检测。
当洁净区有超净工作台、空气调节系统等关键设备发生重大改变时应重新进行监测;当微生物监测结果或样品测定结果产生偏离,经评估洁净区可能存在 被污染的风险时,应对洁净区进行清洁消毒后重新进行监测。
洁净实验室分为普通洁净实验室与生物安全实验室。普通洁净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不具有传1染性,但要求环境对实验本身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实验室内不设防护设施,而洁净度必须达到实验要求。凡进行微生物学、生物***、功能实验及***重组等领域的科学实验均需要生物安全实验室。
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P1~P4如何划分?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核心是安全,依据生物学***程度划为P1,2,3,4四个等级。
P1实验室适用于非常熟悉的病源,该病源不会经常引发健康******,对实验人员和环境法宝***小。在实验中门应关闭,按普通微生物实验进行操作;
P2实验室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度潜在***的病源。限制进入实验区域,可能发生气溶胶的实验应在II级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同时应备有高压灭菌器;
P3实验室应用于临床、诊断、教学、或者生产设施,在该级别中开展有关内源性和外源性1病源的工作,若暴露而吸入该病源会引发严重的可能致死的***。实验室设双重门或气闸室和外部隔离的实验区域,非本处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实验室内全负压,使用II级生物安全柜进行实验,以过滤器把室内空气过滤后排到室外;
P4实验室比P3实验室要求更严,有些***的外源性1病源,具备因气溶胶传播而致实验室感1染和导致生命******的高度个体风险,有关工作应在P4实验室中进行。采用***的建筑物内隔离区和外部隔断的构造,室内保持负压,使用III级生物安全柜进行实验,设置空气隔断装置,淋浴室,操作工作人员应穿防护服,非本处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上的核心是动态隔离,排风措施是***,强调就地消毒,重视洁污分流,防止意外扩散,需要适度洁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