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有人问他:卢橘是什么果子?他说"枇杷是也"。后来有些书里也跟着说"枇杷,一名卢橘。"这多半是苏学士"想当然耳"。因为,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里说"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奈厚i朴"。几样东西是并列陈述的。可见卢橘是卢橘,枇杷是枇杷,中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李时珍说:"注《文选》者,以枇杷为卢橘,误矣。"是很对的。
杨万里写枇杷诗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前面六句,对枇杷的形状还算描述准确,但没有诗味。虽然孔夫子说过,读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但诗歌毕竟不是植物教科书。郭沫若写《百花齐放》,就是一个失败的著例。杨万里的这首枇杷诗倒像开了郭氏这类诗的先河。至于后两句,更不知他说些什么。司马相如虽然在《上林赋》中写到了枇杷,但他并没有表现出馋涎欲滴的模样,也没有如孙猴子有偷蟠桃的记录,做不做园官有什么打紧?
还有一首有关枇杷的打油诗,道是有人送枇杷与人,附函说:送上琵琶两筐云云。收礼的人于是作诗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诗虽俏皮,但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也让人觉得不是滋味。中国字那么多,要不写错几个字,也难。如果写错两个字就要作首诗,这样的诗是可以无穷无尽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刘半农是北大招考的阅卷官,因为考生写了几个错i别字,便大发诗兴,做了好几首阅卷杂诗,把考生大大地讥讽了一顿。其中一首因学生把"留学"写成了"流学",刘先生便道:"先生犯了弥天罪,罚往西洋把学流。应是九流加一等,面筋熬尽一锅油。
枇杷种植条件
风势
枇杷树冠高大,枝叶浓密,透风性差,且根系分布较浅窄,抗风力弱。沿海地区常有大风、台风袭i击,择地建园需加防范。
地势
山地的南向和东南向平缓中下坡,土层深厚,水分充足,冷空气不易积聚,适宜枇杷种植,则植株根系发达,寿命长,寒冻害轻,产量高,品质好。西坡易发生旱害和日灼病。无寒冻害地区北坡也适宜。低丘陵山地也可栽培,但沿海丘陵区的红壤和赤红壤土层浅薄,秋冬季容易发生旱害,引起落叶,树势衰i退,宜择土层较深厚者建园。
枇杷忌积水,平地栽培要防积水烂根,宜选地下水位较低者,种前起墩或挖深沟,做好排水工作。
土壤
枇杷对土壤选择不严,一般的土壤均能正常生长结果,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砾质壤土或粘土为佳。枇杷对土壤酸碱度适应范围广,从红壤pH值5.0到石灰土pH值7.5~8.5均能生长,但以pH值6.0左右为适宜。
肥水管理:枇杷施肥量、施肥时期和方法应根据生物学特性、目标、产量、肥料种类和土壤的肥力而定。
(1)幼年树施肥:主要目标是促进树体的生长,扩大树冠,提早投产,对幼年树要勤施薄施、保持全年不缺乏养分为宜。原则上每3个月施肥一次。
(2)成年结果树施肥:成年结果树一般全年施3-4次肥。
①次在1-2月间。谢花后到幼果生长期,以钾、磷肥为主。
②第二次在5-6月间。果实采收后施肥,主要是***树势、促使枝梢抽生,施肥量要多,约占全年施肥量50-60%。氮肥和有机肥双i管齐下。
③第三次在8-9月。花芽分化基本结束,花穗开始时施肥。这次施肥目的是促进花芽充实。增强花和幼果的抗冻能力,为果实膨大提供营养。
修剪技术
枇杷枝干的生长具有十分明显的规律。幼树中心干其顶端优势特别强,肥大而健壮的顶芽着生在枝梢的顶部,萌芽时唯有顶芽和顶芽以下附近的几个侧芽萌发抽梢成4至6条枝干,轮生为一层,其余芽便成为稳芽而不再萌发,故枇杷的树体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层性。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生长特性,枇杷整i形常用低干矮冠或三层(双层)杯状形。
低干矮冠形:其特点是树高2米左右,树形较矮化紧凑,生产上便于管理操作,多侧枝少主枝,结果母枝多,内膛光照好,果实商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该树形适合株行距为2米×3米的枇杷密植园。定苗时选30-50厘米高的幼苗,待成活后,不作任何修剪,让其自然萌发抽生顶芽和侧芽,在其生长期内,将顶芽抽生的延长枝留作中心干向上伸长,并在延长枝以下适当部位,离地50厘米左右处,选留4条向四周分布均匀的侧枝作为层主枝,并使之与中心干呈60度左右的角。以后待中心干顶端再次萌芽时,在距层主枝100厘米左右处,选留与层主枝生长方向上下错开且分布均匀的4条健壮侧枝作为第二层主枝。主枝上配备3-5个枝副主枝,主干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从而使枇杷树成形,提早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