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种植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有去痛、、养心除烦之功能、心烦不眠、疮疡肿毒等症。主产:安徽、山东、河南、四川、贵州、湖北等省,现***各地均有栽培。
丹参喜温暖湿润,耐寒怕涝,适应性强,除土质过于粘重或低洼积水之地,一般土地均可种植。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整地时要深耕、碎土、作畦。
丹参繁殖主要采用分根法。出苗后应及时用手拔除杂草,如苗过密,以苗距5厘米左右进行间苗。南方多为秋、冬季种植,北方采取春季种植,繁殖主要以实生苗、分根及种子繁荣昌盛殖。可选用粗壮新根作种,将根条截成5厘米长的根段,于春天栽种。栽种时要直立,切勿上下倒置,栽后覆土3厘米厚。也可将根条横放于播种沟内,覆土5厘米,行距25厘米,株距20厘米。也可用种子繁殖,须在采种当年的雨量充沛的季节下种,播种后要盖上草,并经常晒水,以保持湿润,7天后即能出苗、到苗壮后再移栽。
丹参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丹参 别名赤参。属唇形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具生养心除烦等***。生产于山东、安徽、河南、四川、辽宁、内蒙古、河北、江苏、江西、湖北、贵州、云南等省(区)。
症状 发病初期地上部植株下部叶片变黄,顶部叶片于中午高温天气则失水萎垂,早晚仍可***,至后期整株叶片萎垂且不***,并从基部开始腐烂。挖出地下部,可见植株的主根表皮水渍状,稍变为淡***;剥开表皮,可见髓部完全腐烂,腐烂的髓部颜色不变,稍有臭味,呈湿腐状。此类型病害的扩展速度较快,一般染病植株在1—2周内可造成。土壤潮湿时,栽苗后不久便可发生,蔓延很快,根部可断续产生白霉状物,即病原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5千克,将种子与2~3倍的细土混匀,均匀播撒在苗床上,用扫帚或铁锨轻轻拍打,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用麦秸或麦糠盖严至不露土后浇透墒水。
丹参的种植和管理
根据研究所研究结果,丹参属于深根系作物,能吸收地下的水分和养分,所以,在种植管理中对水分和肥料要求不严格;只要土壤有湿度,在一般年份不需要浇水;也可用70%硫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灵600倍液每10天喷施一次,连续2~3次,注意喷射茎基部。只要选择的是肥沃的农田,在整地时施用了底肥,初次种植的地块,在生长期间不需要再追施肥料了。因为丹参用种苗栽培,有根系储存的营养,根系上部已经有多个形成的芽,所以栽培后发芽较整齐,苗期生长较快,可以有效***杂草的生长,即使有部分生长快的杂草,喷洒上1-2次丹参专用,生长前期基本无杂草危害(6月份前);等到丹参进入6月份后,已经进入了旺盛生长期,繁茂的枝叶基本上盖住了地面,就没有杂草的生长空间了,只要管理方法得当,丹参一年中的整个生长期不会发生杂草的危害。因此,丹参种植对条件要求不严格、技术简单、管理粗放、省事省工,有条件可以大面积规模化发展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