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钢材
汽车超高强钢板热压成型模具材料的加工
国内汽车模具企业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加工淬硬钢模具:一种是大多数企业采用的传统的磨削加工;另一种是少数企业采用的高速硬态铣削加工。
相比于传统的磨削加工而言,高速硬态铣削加工具有加工柔性好、无污染及生产效率较高等优点,所以,汽车淬硬钢模具高速硬态铣削加工,必将成为我国汽车超高强钢板热压成型模具制造业***研究和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对研究汽车超高强钢板热压成型模具的制造水平和推动汽车模具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混杂的汽车市场,现在很多企业都说自己用了“高强度钢”,其实什么级别的钢算“高强度钢”没有一个准确定义,它的指标是随钢材强度提升过程增长的。
下面主要从高速切削力因素、高速切削方法优化及高速切削刀具材料选择等三个方面作一个简单探讨。
1.影响硬态切削力的因素
主要包括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量、后刀面磨损量及工件硬度等因素。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随着切削速度的提高,切削力随之增加。当切削速度超过某一特定值后,切削力会减小。高速铣削淬硬钢,轴向力(Z轴)远远高于其他两个分力,为主切削力。刀具磨损及刃形对切削力影响大。随着刀具磨损的加剧,切削力分量都增加,研磨的刀刃比倒棱的刀刃产生的切削力更大一些,轴向切削深度增加,切削力增加。经过热轧之后,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出现分层(夹层)现象。
2.高速铣削淬硬钢模具工艺参数优化
由于高速切削与传统的切削机理不同,目前,高速铣削淬硬钢模具不能简单地沿用常规铣削相关理论和概念。因此,国内外一些学者对高速铣削淬硬钢模具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采取的方法主要有:用试验优化的方法、试验优化与算法优化组合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是以切削速度、进给量及切削深度等主要切削参数为设计变量,设定优化目标,在高速铣削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优化算法建立模型,找到切削参数的搭配。常用的试验方法为正交试验,优化算法应用较多的为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蚁群算法等,并与人工智能方法相结合,在高速切削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效果。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
3.高速切削刀具材料选择
由于汽车超高强钢板热压成型模具的轮廓尺寸大小不一、型面复杂,存在大量的沟槽、转角、凸起和凹陷等,为了保证淬硬钢模具的表面质量,一道工序通常要求同一把刀完成,所以,要求刀具硬度高、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耐磨损等特性。
刀具材料主要选择涂层硬质合金、PCBN及陶瓷等,具主要特点是抗粘结能力比硬质合金强,PCBN的主要特点是硬度高、耐磨性和耐热性好,在淬硬钢模具的铣削加工中,PCBN的相对性能较好。
1:模具长时间使用后必须磨刃口,研磨后刃口面必须进行退磁,不能带有磁性,否则易发生堵料。
2:弹簧等弹性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弹簧易损坏,通常出现断裂和变形现象。采取的办法就是更换,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弹簧的规格和型号,弹簧的规格和型号通过颜色、外径和长度三项来确认,只有在三项都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更换。
3:模具使用过程中冲头易出现折断、弯曲和啃坏的现象,冲套一般都是啃坏的。冲头和冲套的损坏一般都用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冲头的参数主要有工作部分尺寸、安装部分尺寸、长度尺寸等。
4:紧固零件,检查紧固零件是否松动、损坏现象,采取的办法是找相同规格的零件进行更换。
5:压料零件如压料板、优力胶等,卸料零件如脱料板、气动顶料等。***时检查各部位的配件关系及有无损坏,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气动顶料检查有无漏气现象,并对具体的情况采取措施。如气管损坏进行更换。
冷轧和热轧的区别:
1、 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
2、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
布是弯曲型的,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
3、热轧型钢的自由扭转刚度比冷轧型钢高,所以热轧型钢的抗扭性能要优于冷轧型钢。
模具压伤、刮伤产生原因及维护方法
①、料带或模具有油污、废屑,导致压伤,需擦拭油污并安装自动风枪清除废屑。
②、模具表面不光滑,应提高模具表面光洁度。
③、零件表面硬度不够,表面需镀铬、渗碳、渗硼等处理。
④、材料应变而失稳,减少润滑,增加压应力,调节弹簧力。
⑤、对跳废料的模具进行维修。
⑥、作业时产品刮到模具***或其它地方造成刮伤,需修改或降低模具***,教育作业人员作业时轻拿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