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镍层的化学稳定性高、镀层结合力好
硬度高、耐磨性良好。电镀镍层的硬度仅为l60~180HV,而化学镀镍层的硬度一般为400~700HV,经适当热处理后还可进一步提高到接近甚至超过铬镀层的硬度,故耐磨性良好,更难得的是化学镀镍层兼备了良好的耐蚀与耐磨性能。③化学稳定性高、镀层结合力好。在大气中以及在其他介质中,化学镀镍层的化学稳定性高于电镀镍层的化学稳定性。与通常的钢铁、铜等基体的结合良好,结合力不低于电镀镍层和基体的结合力。
耐磨铬层的厚度般为2~50μm, 根据零件的要求选择。零件的修复镀络厚度可达800~1000μm。对于钢铁零件不需用中间镀层。现在国内大多采用普通镀铬溶液镀耐磨铬,其配方和工艺条件如下:鉻酸酐 225~ 250g/L,*** 2.25~ 2.50g/L。三价铬 3~8g/L温度 50~ 60°C。电流密度 55~ 60A/dm2
微松孔络主要应用在摩擦状态下工作的零件,如内燃机的气红套、活塞环及转子发动机等易造成干摩擦的状态的内腔等。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分类总共可以分为4大类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分类
总共可以分为4大类: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合金化技术、表面转化膜技术和表面覆膜技术。表面改性技术。表面淬火是指在不改变钢的化学成分及心部***情况下,利用快速加热将表层奥氏体化后进行淬火以强化零件表面的热处理方法。表面淬火的主要方法有火焰淬火和感应加热,常用的热源有氧或氧丙烷等火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