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后到1979年间,受当时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邵耀波转行从事泥水工。在此期间,邵耀波的两个儿子邵成梯和邵成 出生。改革开放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邵耀波又重新踏上了灰塑的道路,到广州六榕寺继续从事灰塑的修复和制作工作。
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纸根灰,并以瓦筒、铜线为支撑物,在施工现场塑造,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
2、制作纸筋灰:
①把玉扣纸(一种类似于冥bi质地的纸)浸透,搅烂,成为纸筋。
②用清水浸泡生石灰,再用细筛过滤,除去沙石杂质,使其成为石灰油。按100公斤石灰加入2公斤红糖、2公斤糯米粉的比例配料,搅拌,使之细腻柔滑。
③将石灰油与纸筋混合,然后密封20天左右。需要使用时取出糅合。糅合时间越长,混合物的黏性就越好。
当灰塑外表的纸筋灰干燥时,颜料无法渗入灰塑,同时还会产生不规则的鳞片状翘壳。灰层上翘或卷曲,颜色层一经风雨就片片脱落。所以,在灰塑修补过程中,掌握和保持适当地湿度至关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灰塑质量。
4、补灰。修补灰塑需要由内至外逐层修补。里层用草根灰,外层用纸筋灰。
广州仁威庙
建筑特色
仁威庙平面略呈梯形,坐北朝南,广三路深五进,另有偏东一列平房。前三进建筑,当中为主体建筑,东、西为配殿,第四进为斋堂,第五进为后楼。4、墀头墀头是山墙左右两端屋檐与墙身之间的过渡部位,其底部通常向外挑出,因此形象比较突出,也是装饰的***部位之一。沿着南北中轴线,依次为头门、正殿、中殿、后殿和后楼,左右为东、西序。头门面阔11米,深8米。门外两侧各立一花岗岩石柱,柱头雕有石狮子,柱身雕祥云和二龙戏珠,线条流畅,形象十分生动,俗称为“龙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