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农民、农村了解,联系密切的是门。旅游部门毕竟不如农业主管部门那样了解“三农”,但在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旅游服务上是强项,可以进行指导、协助和配合,部门之间优势互补、扬长避短。
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休闲+农业。在这里,不存在谁主、谁从。不管谁+谁,都是产业融合的成果,是农业与旅游业的合作共赢。从本质上说,是市民(游客)与农民(当地人)的互动、城市与乡村的交流、一产与三产的结合。
在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问题上,门与旅游部门的方向一致、责任相同,理应精诚合作、统一步调。如此,则地方高兴、农民高兴,门与旅游部门双方也都高兴。
台湾的生态农庄,多以“小而精”取胜。他们不刻意追求农庄的面积、规模,不一定非要种植多少作物,获得多高产量,产品有多大的批量,但非常注重精细管理,精深加工,融入创意,提升品质。有的产品甚至限量供应,量少质精,坚持以质取胜,以特色取胜。例如种植茶叶的农庄,有的只采一道春茶,然后将其精心加工、制作、包装,使其成为茶叶中的“”。其它时间则搞好茶园管理,让茶树健康生长,养精蓄锐,确保春茶品质。有的农庄则利用溪流养殖红鳟、银鳟或其它观赏鱼类,游客可以在农场购买饲料喂食、嬉戏、体验、观赏,鱼却并不对外出售。如此做法,反倒吊足了游客的胃口,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不仅保持了产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也降低了资源消耗,保证了良好效益。他们这种做法,非常符合台湾山多、地少、面积小,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种这一实情。反观我们抓农业产业,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总是把面积、产量、产值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总想“做大做强”,以规模论“英雄”,却忽视了实际效益;总想在单位面积上创造出更高的产量,却忽视了土壤、茶园也需要“休***息”;总想售出更多的产品,却忽视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压力。这些对山区而言,既缺乏竞争优势,也不利于持续发展。而台湾的生态农庄,通过深挖特色、扬长避短,有效地避开竞争;26、渔业柴油补贴政策继续实施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并对补贴方式和方法进行完善。通过做精做透、提质增效,实现资源节约、持续发展。此种发展方式,非常值得与台湾情况类似的山区参考、借鉴。
台湾的农产品深加工从果品鲜食、保鲜存放、干品制炼到成分提取制作面膜膏和护肤美容品等具备一整列的生产、制作和包装技术,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如九品莲花生态教育园区,他们设立有自身系统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或网点,各类农产品从产品加工、冷藏、喷杀处理到分拣包装的工艺并不复杂,但其系列产品琳琅满目,从雪糕、鲜果饮料、果粒制品、干制果品到***等一应俱全。再如南投县信义乡农会引入返乡知识青年,依托本地的梅子特产,设计出几十种特色产品,加以创意包装,成为当地特色的农特产品和受欢迎的旅游商品。我国正在绘制的全域旅游蓝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推动旅游业加速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不断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拓展旅游产业面,拉长旅游产业链,形成现代旅游产业集群。
将特产和观光相结合,推动休闲农业与休闲渔业发展,如屏东县垦丁地处恒春半岛南端,是有名的风景区,春季又是黑鲔鱼回游垦丁外海的季节,结合休闲渔业,这里每年举行黑鲔鱼文化观光为主的春游,展销黑鲔鱼、油鱼子等海鲜产品。屏东还结合农产品收获期,将农业特产如黑珍珠、香蕉、凤梨,融入一年四季的观光计划中,带动观光和休闲产业的发展。台东特产的旗鱼,能加工成多种食品,他们将产业、观光、餐饮、民宿等业者结合起来,举办旗鱼节,推动发展休闲渔业。之所以城市人到乡村愿意买一些东西,完成消费,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的种植、养殖,这些东西是健康的。
由于规模不大,所以台湾的生态农庄,非常注重产品的“口碑”而不是“品牌”。他们认为,“口碑”比“品牌”更重要,因此他们宁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保证产品质量上,放在让顾客满意上。为保证产品安全营养,他们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宁可增加投入、牺牲产量,也要保证产品质量;37、发展规模经营政策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为了让游客品尝到口感很好的产品,台湾很多生态农庄免费对游客开放,目前是吸引游客自己到农庄购买新鲜、成熟度适宜的农产品。庄先生告诉笔者,台湾的生态农庄大多建在偏远的郊区,吸引游客自己到农庄购买产品,实现产品就地销售,不仅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还有一大好处就是农庄可以免掉一大笔销售费用。
除了宣传手册、广告路牌、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手段以外,休闲农业要加强网络营销,运用科技整合资讯,通过网页、搜索引擎以及运用3G手机服务等对休闲农业区域的地图、路线等进行迅捷的引导。网络平台在台湾休闲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台湾民宿协会的“U-FUN民宿达人网”的统计,80%的客人通过网络预订。渔业开发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台湾休闲农庄都设有可供多人同乐的设施,例如烤肉区、采果区、游戏区,农耕体验区等。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农村乐趣的烘烤区,提供游客享受土窑烤地瓜、烤土窑鸡的乐趣;有的不定期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趣味比赛;草原牧场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有的提供与场内动物接触的机会,游客可以借喂养小牛、挤牛奶、喝生奶的过程,体会牧场农家的生活。
休闲农庄不仅是休闲***,遊玩,且是实践、学习的好场所,农庄平时主要接待学校师生,用作毕业旅行或户外教学,周末则以吸引全家度***客人为主,天天都有生意做。如台一生态休闲农场,精心设计了插花生活馆、才艺教室、亲子戏水区、花卉迷宫、浪漫小屋、蝴蝶甲虫生态馆等不同区域,游客可依序参观。然而乡村旅游产品之间替代性强,决定了乡村旅游区不可能吸引远程的游客。
台湾的休闲农业各景点的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不仅景区外部的道路、交通、水电等设施完善,就是内部的配套设施也安全完善,讲究方便,所到之处吃喝玩乐样样具备,而且大都干净、温馨、舒适、价格合理,多数休闲农场设有观光部,负责旅游推介、接待与导览业务,有的还现场展示特色产品与特色烹调,让游客尝鲜。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
民间艺术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索
民间艺术是乡村文化的源泉,但本身如果受到外界的强烈冲击又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很可能在新的形势下遭到淘汰,因此,在民间艺术乡村旅游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创新与传承,探索出适合民间艺术发展的模式,取得经济与文化双赢。
(一)专项旅游模式
专项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多以一项旅游项目为主体完成旅游活动。因其与旅游者个人兴趣结合紧密,受到特定旅游市场的欢迎。如茶道旅游、草原马术民俗旅游系列、草原民居美食民俗旅游系列、婚庆民俗旅游系列、旅游等。乡村旅游在开发民间艺术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形成不同特色的专项民间艺术游,如山东省结合风筝文化开展“风筝游”系列专题,塑造乡村旅游品牌。参与不同规划项目的过程中,笔者都深深感觉到,几乎所有的甲方都把落地摆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二)生态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是以某一专门内容为征集、收藏、展示对象的民间艺术博物馆,这种形式不仅是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更是对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但传统博物馆主要以展示为主,很难吸引游客的注意,因此在艺术博物馆的开发中,要结合艺术的特色不断突破创新,增添更多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游客的兴趣。如惠山泥人艺术博览园增添了大量游客参与的项目,获得游客认同,塑造自身品牌形象。***培养的龙头企业每年递交的税收也在逐渐增长,形成水涨船高的效应。
(三)主题创意产业园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物质载体,指“以创意生产为主要活动,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平台和设施完备、产业链相对完整、示范作用明显的集聚区。” 通过主题创意产业园集聚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的特长和优势,增加社区及其居民收益、树立良好旅游地形象、吸引游客的好形式,为游客创建游览、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园区。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同步实施。
(四)艺术休闲街区
根据“产业 市场”的原则,在市场的指引下创建艺术休闲街区,以乡村风情、区域文化为特质,以民间艺术为引导,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发展艺术休闲街区。集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真正将艺术融于民间,但通过***引导,形成艺术集聚区,在充分发挥当地居民参与性的基础上,形成社区参与性的民间艺术乡村旅游。为避免不必要的***,在选址之前必须了解当地民风,以及征询当地的村民、地主,选择民风淳朴、治安良好的区域以确保你的旅游事业顺利进行。
(五)“乡土艺术家园”
传统民间艺术本身来源于民间,乡村是艺术存在的根源,因此,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如戏剧、皮影、泥塑、年画、秧歌等民间艺术就与乡村生活的天然联系。培养乡土艺术家,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是保持传统民间艺术原汁原味的根本。通过设立“乡土艺术家园”来培养“乡土艺术家”是发展民间艺术乡村旅游的保障。18、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粮棉油主产区140个大县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和技术培训,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选用***栽培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