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来说一下强夯地基处理规范压密土体:是先克服土体的抗压密阻力,再继续压实土体(土颗粒紧密排列)的过程。土的含水量过小时,土体结构强硬,抗压密阻力大,消耗强夯地基处理规范能量大,土体难以压密;土的含水量过大时,过剩的含水量在土体中占去一定空间,强夯地基处理规范瞬间难以被挤压排出,会形成“橡皮土”,也难以夯实。土体含水量w适宜强夯地基处理规范的程度可依次划分为“优”、“良”、“可”三类含水量范围:
强夯施工的要点知识:
强夯施工时,必须注意现场周围的建筑物,当强夯所产生的震动对建筑物或设备产生***影响时,必须采取防震措施。同时在施工中要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遇六级以上大风或能见度低时,不能进行强夯作业。有雷电时须停止作业,所有人员暂退至安全距离处,直到闪电停止。强夯场地周围有可能受强夯施工震动影响的建(构)筑物,要采取隔震措施。当强夯时的飞溅的土石可能对周边场外造成损伤时,要设立妥当的防飞石排栅网及警示牌,或其它安全标志,并派专人值班。
强夯地基处理规范在黄土地基影响的因素
1、夯击过程中孔隙比对地基的影响
强夯地基处理规范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是黄土在动力作用下由大孔、松散状态变为密实状态的过程。孔隙比是描述结构性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湿陷性黄土地基中天然含水量比较小,在巨大的夯击能作用下土颗粒和孔隙空间性增加,孔隙比减小。但实践证明,无论怎样选择夯击参数,强夯也不可能将土中的气体和水全部排出,其夯实变形主要是由于土质孔隙中气体被排出,土颗粒相对移动,重新排列而引起的。经强夯地基处理规范处理后,土质达到密实状态,孔隙体积可减少约60%。这时土质中含水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饱和度却不断增加。
强夯地基处理规范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方式
施工准备法。强夯地基处理规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使夯锤多次从高空下落,对强夯地基处理规范施工地基进行加固的方法,其操作工艺比较简单,但是受地基土的性质和其他因素,比如人为因素的影响,可能对后基地的稳定性都会造成影响。地基是否足够坚固、稳定又对上层建筑的安全性有着重大影响了,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勘查内容主要包括地形、地势、地基土的性质、含水量、交通等。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探,一方面是要施工团队对施工现场足够熟悉,方便把控施工进行;另一方面是根据勘测的数据信息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定夯击次数,以达到的施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