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的文化传播行业,很有钱很名但是很饥饿啊“
天空飘小雪的那天,我们到联合国找刘大任,他带我们参观了一遭联合国,出来时指着门口一方巨石,上面凿有一孔,叫作一眼望穿。”这是台湾作家朱天文的旧文《侯孝贤的选择》中的一段文字。巨石凿一孔,可解读为“一眼望穿”,但解释成“一孔之见”,也未尝不可。每年的年度文化总结,大家都有一眼望穿的雄心,但囿于文化的广袤性、连续性和延展性,这样的雄心总结往往成为一孔之见的又一有力证据。
按牟宗三的观点,每个文化的开端,不管是从什么地方开始,它一定是通过一“通孔”来表现。2011年1月11日,一座高7.9米的孔子塑像在中国***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这一新的塑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映射时代的***新“孔”。7天后,一部时长1分钟、涵盖59张中国面孔的***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亮相,在欧美因为******的时点,通过影像之“孔”展现“非凡的中国人民”。中国力图用30年经济发展积累的物质基础,装载上厚重的5000年文化,开始一场文化推广之旅。
随着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相继到来,2011年的中国文化传播,以纪念的名义,让红色成为文化的主色调;通过众商家的***演绎,平板电脑成为本年度文化传播的新媒介;书籍,无论是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还是作为文化传播的内容,2011年仍落于下风,图书的落寞似乎成为定局。但是作家在2011年表现非凡,他们以斗士的形象,与盗版***;至于影音***,2011年,堪称管制年,无论是在节目的制作上,还是在广告播放的形式上,都受到了广电总局的严加看管;艺术领域,则继续上演着“钱多,货少,人傻”的戏码。当然,我们不该忘记时隔361年再重逢的《富春山居图》,不该忘记故宫里除了有180多万件***,还有***和***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