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印染废水***处理新工艺 刘经理 131,8305,1350 (wei信同号)
一般处理印染污水采用这几种工艺:
1、吸附法:在物理处理法中应用***多的是吸附法,这种方法是将活性炭、 粘土等多孔物质的粉末或颗粒与废水混合,或让废水通过由其颗粒状物组成的滤床,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被吸附在多孔物质表面上或被过滤除去的方法。
2、混凝法:主要有混凝沉淀法和混凝气浮法,所采用的混凝剂多半以铝盐或铁盐为主,其中以碱式氯化铝(PAC)的架桥吸附性能较好。混凝法的主要优点是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设备***省、占地面积少、对疏水性染料脱色效率很高;缺点是运行费用较高、泥渣量多且脱水困难、对亲水性染料处理效果差。
3、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对多数染料能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但对硫化、还原、涂料等不溶于水的染料脱色效果较差。从国内外运行经验和结果看,该法脱色效果好,但耗电多,大规模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率较高,但设备***和电耗还有待进一步降低。
4、电解法:电解对处理含酸性染料的印染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脱色率为50%~70%,但对颜色深、 CODCr高的废水处理效果较差。
5、生物法:我国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法中以表面加速曝气和接触氧化法占多数。此外,鼓风曝气活性污泥法、射流曝气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等也有应用,生物流化床尚处于试验性应用阶段。由于生物对色度去除率不高,一般在50%左右,所以当出水色度要求较高时,需辅以物理或化学处理。
印染各工序的排水情况一般是:
(1)退浆污水:水量较小,但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浆料分解物、纤维屑、淀粉碱和各种助剂。污水呈碱性,pH值为12左右。上浆以淀粉为主的(如棉布)退浆污水,其 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上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如涤棉经纱)退浆污水,COD高而BOD低,污水可生化性较差。
(2)煮炼污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污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褐色。
(3)漂白污水:水量大,但污染较轻,其中含有残余的漂白剂、少量醋酸、草酸、******钠等。
(4)丝光污水:含碱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NaOH,所以丝光污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排出的污水仍呈强碱性,BOD、COD 、SS均较高。
(5)染色污水:水量较大,水质随所用染料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含浆料、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一般呈强碱性,色度很高,COD较BOD高得多,可生化性较差。
(6)印花污水:水量较大,除印花过程的污水外,还包括印花后的皂洗、水洗污水,污染物浓度较高,其中含有浆料、染料、助剂等,BOD、COD均较高。
周口印染厂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工艺:
污水进入设备前行设置-调节池,以调节污水水质、水量、调节池有效停留时间一般为4-8小时,调节池进口处设置格栅网箱,以拦载污水中的大颗粒杂物确保水泵正常运行全自动格栅:调节池中的污水由水泵抽至格栅内,格栅用于拦载污水中的微小漂浮物和悬浮颗粒,拦载下来的污物随格栅齿耙自动进入污池中,污水流入后续工艺中,该格栅为日本进口设备,具有分离效果好(栅条间距2mm)能自动除污物、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格栅选用二台,一备一用。
(2) 缺氧池:缺氧为脱氮处理而设置,经过格栅分离后的污水自流进缺氧池与接触池中的回流硝化液相混合,缺氧池中放置NZP-II型填料作为反硝化***的载体,填料对氮、磷、硫化物去除效果好,停留时间为2小时与前续工艺中的污泥池相结合形成A/O法处理工艺,从而达到脱磷、脱氮的目的。
(3) 生物接触氧化池:共分三级,总且化时间6小时,前二级采用NZP-I型填料,该填料水流特性十分优越,第三级采用NZP-II型填料,该填料比表面积大,处理负荷达14kgBOD/m3.d是一般填料的5-10倍,生化池采用中心廊道微孔曝气,污水在生化池内不断循环,充分地与填料上的生物膜相接触,达到有机物迅速降解作用。
(4) 二沉池:生化后的污水进入二沉池,二沉池设计表面负荷0.9-1.2m3/m2.d二沉水槽为升降式可调液位,齿形集水槽,其槽集水均匀沉淀效果较好,二沉的污泥气提至污泥池消毒池:按***标准:TJ14-74制作,消毒池停留时间为30分钟,***采用固体氯丸,一般一周投加一次。
(6) 污泥池:经格栅拦载的污物和二沉池污泥均进入污泥池,污泥池内设有污泥硝化系统,污泥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7) 风机房、自动控制柜:风机房单独设置,内装二台进口风机,风机房和微机控制柜为一体,风机房出风管和设备进风管相连结,其距离不超过15米,其尺寸和详细说明见后。
印染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流程 :
(1)污水经地沟自流至集水池。使水质,水量均衡;
(2)再由污水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浅层气浮池;
(3)浅层气浮污水进入管口加入PAC、PAM经气浮池底部混合管充分混合,紧接着与与溶气系统产生的部分带正电荷的微小气泡混合使微小气泡与絮凝体、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桥联进入气浮布水系统;
(4)通过布水系统使废水进入气浮池体,通过布水系统及无极调速装置使进入气浮池内的废水在布水区及气浮区达到零速度;
(5)聚凝的絮体及被微气泡吸附的桥联的污染物在浮力及零速度的作用下进行固液分离;
(6)在浅层气浮池清水区被分离而上浮的浮渣污染物被带螺旋的撇泥勺捞走,自流至污泥桶,在重力作用下自流至浮渣池;
(7)被分离在下层的清水通过回转桶下面的清水抽提槽管自流至清水池;
(8)浮渣池内的浮渣经污泵送到污泥脱水系统,滤液由地沟排至集水池,干泥外运填埋或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