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某种***科研仪器在欧美***只有几台,但在我国却能找到十几甚至几十台时,您会为国***研力量的“壮大”感到兴奋吗?
事实上,仅就数量而言,国内某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设备拥有量并不次于国外。以某种型号的***地面接收站为例,美国在2009年只拥有16座就已满足需要,而我国早在2005年就建成了30座,仅北京就有8座。
然而,一些业内学者对此并不兴奋。相反,他们感到的是深深的忧虑。
红火的背后
2011年底,中国仪器信息网公布了国内部分高校及科研院所当年下半年的仪器采购情况,涉及的单位为41所,用于购买科研设备的总金额达4.49亿元。其中,部分单位半年间用于科研仪器的采购经费就超过3600万元,采购费用***低的也达三四百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该网站同时声明,该数据仅是对涉及金额较大、采购项目较多的招标、中标信息进行的统计。实际数字可能还要更多。
然而,当采购市场一片“红火”的同时,它们的使用情况又如何呢?
2008年,青岛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曾作过一个统计,当年该市大型仪器年均开机时间为435小时,就是说,这些仪器一年开机只有18天。
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与装备处处长蓝闽波此前向媒体透露,一项针对***高校4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有近一半高校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不高,近1/3的大型仪器使用效率极低。
换句话说,国内的大型仪器虽然数量众多,但其中至少2/3以上的使用效率有待提高。
评价体系有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中科院院士饶子和曾在英国学习工作了一段时间。他发现,当地一所大学购买了某台***科研仪器后,该地区其他大学就不再重复购买,而是借助相关政策,实行仪器共享。
“这样的模式无疑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省下了大量资金。然而遗憾的是,这些经验直到2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被我国相关机构学习。一台重要仪器的共享不但在校际,甚至在校内都很难推广。”饶子和说。
“这其实有一个认识误区。”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很多人都将不同科研机构间的关系定义为“竞争关系”,似乎将科研仪器借给别人使用,就是在抢夺自己的资源。他认为,这种误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现行的科技评估体系还有不尽合理之处。
“科研机构间不合理竞争关系的产生,源于现行评价体系将科研人员的职位晋升、资源获取乃至工资待遇,都与其科研成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王树国表示,这就导致科研人员将科技成果看得过重,“谁的成果先出来谁受益,这很容易使人们相互提防。我们需要适当弱化成果与名利的联系,变竞争为共赢”。
需要制度调控
事实上,对于大型科技仪器的共享问题,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摸索改进措施。早在多年前,***就设立了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项目;近年来各地建立的区域性共享平台也越来越多。然而受各种条件所限,这些举措的效果有限。
一直关注此事的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尚缺乏奖励和约束科研机构共享仪器的调控机制,导致科研人员“动力不足”。
testo测试仪器(http://www.syy-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