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在美国矿业局工作的Walter O. Snelling博士在***中发现了一种内华达州境内的家用液化***罐的运输易挥发的物质,即丙烷。这些极为活泼的轻碳氢化合物有着很高的蒸汽压,很容易从未精炼的***中挥发。同年3月31日,纽约时报报导了沃尔特博士关于液化气的工作:“一个铁瓶中的‘气体’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用上三个星期。”此后,沃尔特博士与其他人合作研究出了在精炼***的过程中液化丙烷的办法。他们也一起建立了***个商业销售丙烷的美国***公司。1911年,沃尔特博士已经能够制备高纯度的丙烷并在同年3月25日获得专利,专利号码为1056845。另一个由弗兰克·彼得斯发明的通过压缩制备石油液化气在1912年获得专利。
在1920年代,液化***的产量激增,现有的***早记录显示在1922年共生产了223000加仑。1927年,年销量已经接近100万加仑。而到了1935年,年销量已经达到560万加仑。1930年代工业上的主要发展包括使用轨道交通运输、加入恶臭气体以及增加丙烷填充终端。1945年,液化***的年销量达到了10亿加仑。截止1947年,62%以上的美***庭用上了***或丙烷作为做饭的燃料。
1950年,芝加哥运输***订购了1000辆以丙烷作燃料的汽车。截止1958年,美国国内的年销售量已经达到70亿加仑,2004年,有报告称整个丙烷产业价值80亿美元至100亿美元,年消耗量超过150亿加仑。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便是以丙烷作为燃料的,它价格低廉,而且温度范围比较宽,燃烧只形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一种清洁燃料,符合“绿色奥运”的理念。丙烷气体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这样的颜色能满足方便识别和电视转播、新闻摄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