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不重要,好吃就行呗
红薯为什么叫红薯,理由简单粗暴:红皮红瓤的薯类。但这货在***不同地域能有N种叫法,以至于山东人到湖北买“地瓜”,拿到手的多半是个凉薯,场面一度尴尬。
不管各地怎么叫,“番薯”这个名字***能让人明白红薯的身世——远渡重洋来到中国。不仅如此,红薯还在中国种遍了大江南北,它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
红薯的奇幻漂流
红薯是明朝时从中美洲传入中国的。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大米白面、芋头山药吃得好好的,为啥非要不远万里引进红薯呢?
这事得从芋头说起。古人可没有“金坷垃”,农业生产不发达,一旦发生饥荒,芋头耐涝、耐贫瘠,味道也不错,是救荒粮中的一枝花。
但是问题来了。芋头喜湿喜热,也就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能种一种,长江流域以北就嫌冷了,于是外来的红薯有机会了。16世纪,红薯乘着西班牙人的大帆船,从美洲传到了***,当地有个叫陈振龙的福建商人看到,就开始琢琢磨:这玩意儿在船上存6个月都不坏,而且好种又高产,近来家乡闹饥荒,可以引种回去救灾啊!
但当时***可是西班牙殖民地,严禁红薯出口。所以陈振龙想着法子,把红薯藤绞缠在绳子里,偷偷带回了中国,交给了福建巡抚金学曾。
在陈氏家族的不懈努力下,红薯不仅在闽地试种成功,还推广到了广东、浙江,一百多年后甚至北上到山东、河北,***北能到黑龙江佳木斯。原产热带的植物能种到纬度这么高的地区,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不过你还是可以在各种美食中见到它:东北的“拔丝地瓜”、湖北的“苕窝面”、四川的“红苕粑”、广东的“红薯糖水”、山东的“泉城烤薯”海南的“番薯粉”……你的家乡有哪些红薯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