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充氨法
充氨法就是锅炉停用放水后,在锅炉全部容积内充满氨气。氨溶解在金属表面上的水膜中,使金属表面形成耐腐蚀性保护膜。氨还能使氧在水膜中的溶解度降低,防止溶解氧的腐蚀。采用充氨法时,应将铜质部件拆除,并保持锅炉内***压力为100毫米***柱。
5、涂料法
锅炉停用后放掉水,清除污物,烘干金属表面。然后在金属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防腐涂料,以防止锅炉的停用腐蚀。防腐涂料一般采用黑铅粉(其主要成份为碳黑与滑石粉)与机油(40*或50*均可)按一定比例配成。一般可按黑铅粉:机油:1∶2的配比调合而成。涂复时,要求凡能接触到的部位,都要均匀地涂附。炉管内不易接触的部位,可利用钢丝缠上棉纱,醮取涂料上下牵拉的方法涂附。采用涂料防腐法,若对蒸汽品质有一定的要求时,应在锅炉启动前采用碱煮法(每吨水加磷酸三钠或纯碱5~8kg)煮沸8~10小时。并加强表面排污,将涂料去除。
此法经济、简单、效果好,适用于长期停炉***。
(二)湿法:
这类方法是具有保护性的水溶液充满锅炉,防止空气进入炉内。根据水溶液的组成不同,有以下几种。
1、碱液法:
此法是采用加碱的方法,使锅炉中充满PH值达10以上的水。使金属表面生成耐腐蚀性保护膜,以防止溶解氧对金属的腐蚀。所用碱液为NaOH、Na3PO4或者二者的混合液。常用碱液配制方法是:将NaOH(4kg/m3)和Na3PO4(1.5kg/m3)放入容器内,用软水溶解后,再用泵从锅炉下部联箱送入炉内。注意要保持溶液碱浓度均匀。
2、亚***钠保***
亚***钠是一个还原剂,能和水中溶解氧作用生成***钠。从而防止金属表面遭受溶解氧腐蚀。另外还可以采用磷酸三钠、***钠混合溶淮的保护方法。此法是基于这种混合液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从而防止金属的腐蚀。采用这二种湿法保护时,锯炉启动前应将溶液排放干净,并进行彻底清洗。
3、热法
此法用于停炉时间在10天以内。方法是在汽包上方安装一个水箱,用管子和泡包相联通。锅炉停用后,充满除过氧的水,水箱中大半充满着水。水箱用外来蒸汽通入加热,使水箱中水经常保持沸腾状态。锅炉水的损失可由外来蒸汽加以补充。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且停炉后再投入运行也方便,只要把水箱和汽包切断就可以了。这个办法的缺点是要有外来汽源供汽。有人建议采用小水箱上加一层煤油的办法来防止空气中氧气进入锅炉,这样就不需要加热了,这种建议可供参考。
4、成膜胺停(备)用保护方法是在机组停机进行过程中,当锅炉压力、温度降至适当条件时,向热力系统加入有机胺类成膜药剂,药剂随着汽水进行循环,药剂分子紧密吸附在金属表面并依次有方向的排列,形成具有“屏蔽作用”的分子保护层,阻止电荷和腐蚀性物质(氧、二氧化碳、水分)在金属表面的迁移,从而达到阻止金属腐蚀的目的。具有保护周期长、保护范围广、适用于开放式检修和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有效减缓机组停备用期间热力设备的腐蚀,提高机组的运行安全性和经济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该药剂主要成分为以十八***胺为主的高纯直链烷烃类成膜胺,同其它有机胺衍生物类或复配的成膜胺药剂相比,具有药剂成分明确、成膜效果好、无点蚀和腐蚀危害性、分解产物单一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