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度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其内涵涉及矿产资源的绿色开采理念、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开发利用以及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地质、煤炭、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管理实践人士也对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等敏感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煤炭开采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并对矿井生产安全及矿区人民的生计带来了诸如岩层移动***、地表塌陷损害、煤矿***事故与井下突水事故等一系列威胁,同时每年造成新损毁的土地约几百万亩,其中60%是耕地或其他农用地,甚至包括基本农田。
煤炭开采生产是造成土地损毁的主要生产建设活动之一,为了保障我国的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的底线,积极推进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可行路径。
随着绿色开采理念的深入人心,现代煤矿开采与生产技术正在不断研究发展与更新,一些地区也开展了大量的实践探索。煤炭绿色开采的理念,是针对煤炭开采中造成煤矿***事故、井下突水事故、地表沉陷、滑坡、农田及建筑设施的损坏、煤矸石占用良
田且造成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提出的。研究认为,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就是以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基本理念为总体指导,以绿色能源的标准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精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总体目标的一种资源生产、加工、利用的可持续模式。简单地讲,就是合理利用资源,优化技术,持续、协调的发展煤炭工业,减少对环境的***,使煤炭开采对矿区环境的扰动量小于区域环境容量,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色转型,科技创新是关键
建设绿色生态矿山,关键在科技创新。针对当前煤矿生产普遍存在的高能耗、“三废”排放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攻关,绿色开采,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并成功将这些技术在所属矿井进行集成应用。
一是实施充填开采,改变煤矿形象。为切实解决矸石山问题,提出了井下矸石不升井,已经升井的矸石再放回井下,用矸石置换煤炭资源,同时减少地面塌陷的思路。围绕这一思路,首先在邢东矿开始了井下矸石巷道充填技术研究并取得成功,绿色开采技术,实现了矸石不升井,将邢东矿建成为***一座没有矸石山的绿色环保矿井。而后,又通过工作面充填采煤技术的研究,使建下综合机械化充填开采工作面技术在邢台矿取得成功。同时,在井下充填材料的攻关技术也取得巨大突破,目前已成功开发出固体矸石充填技术、矸石膏体充填技术、矸石似膏体充填技术和超高水材料充填技术等一系列适应不同地质条件、适应不同材料需求的成套充填采煤关键技术,并在各个矿区广泛应用,目前已经安全回采优质建下煤炭资源230万吨,充填固体废弃物180万吨,创造经济效益10亿元左右,以突出的经济效益被评价为“实现了防火、防水、防***、防矿压,保护了环境,延长了矿井寿命,是煤炭开采方式的一个创举”
二是利用煤矿地热源,减少碳排放。煤矿井下开采的特殊工作环境,形成一个巨大的地热源,这是煤矿实现生态运行的一个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将矿井回风和矿井水同地面空气温差作为能源而实施的风源热泵和水源热泵技术,连采连充绿色开采,使生产煤炭的矿井不消耗煤炭、不建锅炉房,有效改善了地面环境。这项技术在东庞矿、梧桐庄、云驾岭和章村矿等矿成功应用后,已拆除矿井锅炉房8座,每年可节约标煤20172吨,实现减排二氧化碳50289吨,减排“碳”13717吨;
三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环境生态。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利用***探测手段,减少了***活动对地下水系的影响;利用注浆技术,控制了地下水的径流,减少了地下水涌出;对特殊地区,利用充填技术,控制含水层下沉,保护了地下水系;对生产中矿井涌出的地下水,积极开展循环利用,通过净化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井上下的生产和绿化,多余部分,用回灌系统注回地下含水层,实现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保水开采技术实施后,不仅减少了***活动对地下水系的影响和地下水的涌出,而且通过回灌系统实现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循环利用。同时,在废水处理方面,还积极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目前已建设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厂34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66144立方米,2011年冀中能源矿井水综合利用率达到79.3%,仅排水一项,就可节省排水电量约2187.81万KWH,节省排水电费约1700万元,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及装备,减排二氧化碳21812.5吨,减排“碳”5950.8吨;
四是优化产业链,构建循环经济。煤炭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此运用循环经济模式优化产业链,将传统的单向直线式经济发展模式变为反馈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各个产业链内部消解工业废弃品,积极打造消耗废品的下游产业,使上一级的废物变为下一级的原料,形成了矿井只有煤炭产品输出,无废水、无废渣、无废气外排。走出了一条“煤-电-建材”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金属矿绿色开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科技日报北京3月5日电记者5日从北京矿冶科技集团获悉,依托矿冶集团建设的金属矿绿色开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日前被科技部批准为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我国在金属矿开采领域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是由技术部批准认定,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更为有效地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扩大科技开放与合作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提升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质量和水平,使其成为***在利用***科技资源、扩大科技对外影响力等工作中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并对领域或地区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产生***和示范效果。
根据《“十三五”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专项规划》部署,该中心依托矿冶集团现有国际科技合作基础,围绕金属矿绿色开采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充分利用***科技创新资源,凝聚国际创新团队联合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建设国际的金属矿绿色开采技术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发展“项目—人才—基地”相结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提升我国金属矿山绿色开采领域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旗舰”作用,对接“***”辐射带动区域沿线***资源绿色开采科技创新,打造成具有示范带动作用、人才汇聚、示范***的国际创新平台。
该中心针对矿产资源集约化开发利用程度低、开采引发矿山灾害、污染严重,总体呈现资源约束与环境压力叠加的问题,依托北京矿冶科技集团在矿产资源绿色开发领域的厚重积淀和研发平台,联合国际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中坚力量,聚焦该领域前沿技术及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技术瓶颈,保障资源刚性需求,实现资源环境和谐发展,促进矿业绿色可持续开发。***开展金属矿绿色***、金属矿固废充填、矿山岩石力学、岩层控制与灾害防治、矿冶固废资源化利用与新材料、矿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金属矿绿色开采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该中心承担了包括***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自然科学等项目80余项,获得***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发表高水平研究***200余篇。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水平,并在国内矿山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极大推动了我国绿色***技术领域的科技进步。
该中心已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渥太华大学、蒙特利尔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矿业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科拉科学中心、瑞典吕利欧科技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西澳大利亚大学等国际研究机构开展科研合作研究和人员交流,并取得系列成果,在国际绿色***技术领域拥有重要的影响力。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及装备-绿色开采-恒驰装备,恒驰制造(查看)由山东恒驰矿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矿山机械,矿山充填开采设备,矸石回填设备”就选山东恒驰矿业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位于:山东新泰汶南工业园区,多年来,恒驰装备,恒驰制造坚持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联系人:孙敬宝。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来函,亲临指导,洽谈业务。恒驰装备,恒驰制造期待成为您的长期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