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属
芦荟属为百合科(Liliaceae)的一属,灌木状肉质植物。原产于非洲。植株多无茎;叶簇生于基部呈莲座状。有几个种的叶锐尖,带刺;花黄或红色,总状花序,花、叶均美观,可供观赏。有些种的汁液可供制作化妆品、泻药和***药。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南非尤盛。
芦荟属一般归于百合科,亦有归入独尾草科或芦荟科的,世界约有300种,若加上变种,杂交种则更多。在中国***常见的芦荟为中国芦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
1形态特征
常绿、多肉质的草本植物。茎较短。叶近簇生或稍二列(幼小植株),肥厚多汁,条状披针形,粉绿色,长15-35厘米,基部宽4-5厘米,顶端有几个小齿,边缘疏生刺状小齿。花葶高60-90厘米,不分枝或有时稍分枝;总状花序具几十朵花;苞片近披针形,先端锐尖;花点垂,稀疏排列,淡***而有红斑;花被长约2.5厘米,萼片先端稍外弯;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长,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外。、黄或具赤***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肉质多年生常绿植物, 稀为枯叶型宿根草本,或丛生灌木,有些种类为单干或分枝的大型乔木。株型外观及其大小差异巨大,草地芦荟(Aloe pratensis) 高度不超过20cm,但单株借助匍匐茎可覆盖数平方米的地面;伯伊尔芦荟(Aloe boylei)为单生的宿根型草芦荟,高20-30cm;分布于南部非洲的大树芦荟(Aloe barberae),阿姆芦荟(Aloe eminens),刚果河芦荟(Aloe sp.),皮尔兰斯芦荟(Aloe pillansii)在原产地高达30m左右,树干粗达2-4m,是非洲丛林荒漠中***壮观的景色之一。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可形成高约3-5m,直径达十几米的大丛;鬼切芦荟(Aloe marlothii),针仙人(Aloe excelsa),艳丽锦(Aloe speciosa),青鳄芦荟(Aloe ferox),拉斯卡芦荟(Aloe thraskii)等等,叶片长达1.5-2m;绿花芦荟(Aloe chlarantha),威氏芦荟(Aloe dewetii),比勒陀尼亚芦荟(Aloe pretoriensis)花序高达4-7m,类似美洲的龙舌兰。
2分布范围
芦荟的品种至少有300种以上,其中非洲大陆就有250种左右,马达加斯加大约有40种,其余10种分布在阿拉伯等地。
3下属物种
【芦荟】 (Aloe vera),可食用,别名有医药芦荟、库拉索芦荟(Curaçao aloe)、洋芦荟、巴巴多斯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 翠叶芦荟。
【芦荟(变种)】 (Aloevera inensis) ,可食用,别名有中国芦荟,华芦荟、上农大叶芦荟、斑纹芦荟。中国芦荟茎短,叶近簇生,幼苗叶成两列,叶面叶背都有白***点。叶子长成后,白斑不褪。叶子长约35厘米,宽5—6厘米,植株形似翠叶芦荟。闽南的中国芦荟植株个体明显比翠叶芦荟小。产地: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台湾等省。还有在云南元江地区、海南和雷州岛。特征:具有***和美容价值,嫩叶可做芦荟拉原料食用。上农大叶荟是上海农学院植物科学系植物跗育种研究室从库拉索芦荟中培育出的变异品种。上农大叶芦荟的叶片被有白色蜡粉,叶色翠嫩,叶片***大可达85厘米、宽12厘米,叶肉洁白丰厚无苦味,生长速度快,宜于保护,开发利用价值很大。但在盆载条件下分蘖能力弱大,主枝不分枝。 产地: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好望角芦荟草】 (Aloe ferox Miller),可食用,别名有开普芦荟。这是一个大型品种群,高度达6米,茎杆木质化,叶30—50片,簇生茎顶,叶子大而坚硬,带有尖刺,叶深绿色至蓝绿色,被***。无侧枝、兹药与兹柱外露,用种子繁殖。开普芦荟是中药新芦荟干块的原料,是一种传统的***植物,各国药典都有载列。 产地:主产于南非普州。特征:可用有***上。
【元江芦荟】
【大芦荟】
【花叶芦荟】
【木立芦荟】 (Aloearborescens Mill.) 又名小木芦荟。 它很早就被视为民间药草而广受欢迎的芦荟就是指这种木立芦荟。产地:产地在南非。在***上,木立芦荟已经被检验出具有很多有效成份,是一种公认***有效的品种。在***方面,叶子除了可以生吃、打果汁外,木立芦荟(原变种) (Aloe arborescens Mill. var. arborescens)还可以加工成健康食品或化妆品等。由于容易处理,它也适合作食用的家庭菜。特征:可用在***上,也可用在美容上。
【木立芦荟(原变种)】
【皂质芦荟】 须根系,无茎,叶簇生于基部,呈螺旋状排列,叶呈半直立或平行状。其叶汁如肥皂水,十分滑腻。皂质芦荟变种较多,如广叶皂质芦荟,叶上有白色条斑、纹理清楚,叶片宽大,具有较高手观赏价值。皂质芦荟叶片薄,新鲜叶汁有护肤作用。但所含黏性叶汁不如库拉索芦荟丰富。多用于观赏,沿无大面积的产业化栽培。特征:既作***,又可用美容。
4栽培技术
土质: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一般的土壤中可掺些沙砾灰渣,如能加入腐叶草灰等更好。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造成根部呼吸受阻,烂根坏死,但过多沙质的土壤往往造成水分和养分的流失,使芦荟的生长不良。
温度:芦荟怕寒冷。如果低于0℃,就会***。在5℃左右停止生长,它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5℃~35℃,湿度为45%~85%。中国的3~10月份,大部分地区都符合这个温度。利用大棚保温栽培将解决北方地区大面积栽种芦荟的越冬问题。
水分:芦荟和所有植物一样,需要水分,但***怕积水。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好的情况下很容易叶片萎缩枝根腐烂以至***。
浇水:适时浇水是炎热夏季特别要注意的。芦荟喜光耐热,但在夏季温度高、降水少时也要防止干旱,适当地浇水可获得更高的产量。浇水造成不能过量,一般5~10天浇一次即可。到了秋季就要控制浇水,可采取喷水的方法,即使土壤比较干燥也没有关系,否则很容易烂根。
阳光:秋冬季节除了注意保暖,还要注意尽量让芦荟多见阳光。室内盆栽芦荟可以放到避风向阳的地方。如果温度较低,可以用透明的塑料袋罩住,在早上9点以后,3下午点以前进行日晒。
施肥:生长旺盛期土壤中养分不断被株体吸收,如不及时追肥就会影响芦荟生长。有机肥一般肥效慢,不能等芦荟生长受了影响后再施肥,这样就来不及了。施肥一次不宜过多,不要沾污叶片,如果沾污要用清水冲洗。
松土:种植期间要加强管理,多次松土除草,可促进土壤的通气性,加速转化土壤养分,促进根系发达,提高抗病能力,达到快速健康成长。
采摘:种植三年左右的芦荟就可采摘了。三年以上的叶子***价值更高。采叶时一般要从植株下部开始,成熟的叶片顺热肃下,不要伤害植株,并昼保持中体完整。因芦荟叶中水分占96%以上。破损的叶体中的汁液流出,对其营养是个损失。另外破损的叶子也不易保存,还会影响其它叶片存放。
5病虫防治
芦荟常见病害主要有***病、褐斑病、叶枯病、白绢病及******害。家庭盆栽芦荟,对病害宜采取预防为主,在病害发生前选择抗病品种和优质无病害种苗,其观赏价值已下降。病害预防:在病害未发生前,或已发病的植株去除带病部位后,将0.5~0.8的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即每100公斤水加***铜和石灰各0.5~0.8公斤)施于芦荟叶面,可有效预防、***病菌***和蔓延。病害***。病害发生后,用内吸传导的***剂如托布津、瑞毒霉等,以及***如***链***、农用链***、春雷***、井冈***等直接施用,能***芦荟体内的病原菌,控制病害蔓延。
6主要价值
***价值
芦荟的叶片中含有超过二百种化合物,当中包括有20种矿物质、18种氨基酸、12种***及其他各种不同的养分,包括多种黏多糖、脂肪酸、蒽醌类及黄酮类化合物、糖、活性酶等。蒽醌类又名安特拉归农综合体,有消***菌的***,主要存在于汁液里。不过,芦荟的表皮含有***素,可以令服用者腹泻,及令孕妇***,因此芦荟必须去皮食用。
味苦性寒,***热、***、杀虫;此外还用于***、大***结、小儿惊痫、疳疡***肿、烧***、癣疮、痔、萎缩性***、瘰、***、胆道***、湿癣等。但众多品种之中,只有数个品种可作食用或外用,其中***价值***佳的品种为翠叶芦荟。
食用价值
并非所有的芦荟都可以***、食用,其中可***的只有10多种,而可食用的仅有几种,中国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日本木剑式芦荟食用情况较多,但每次食用的量要有限制。
被国际认可用于食品加工的只有库拉索芦荟凝胶,这种凝胶是以库拉索芦荟叶片为原料,经清洗、去皮、漂烫、杀菌等步骤制成无色透明至乳白色凝胶,可用于各类食品。但食用库拉索芦荟制成的芦荟产品时仍需慎重,因为芦荟中含有蒽醌类化合物,虽可刺激大肠蠕动缓解***,但如摄入量太大,则可能引起较强的腹泻。所以,并非人人都可食用。